第190部分 (第1/4页)

面相丰腴,凤目秀长,鼻梁秀挺,唇如樱桃,神情闲雅;两手上举,一手抚鬓,一手簪花,姿态曼妙,静中蕴动,令人不由想起唐代周昉的名作《簪花仕女图》。

画法上,绘制精细柔美,先用淡墨勾出仕女的轮廓五官,再以淡朱砂烘托,眼眶、鼻梁用赭石衬托出明暗,额鼻下颚则用白粉晕染,此法古称“三白”,点唇用朱膘,再用洋红分开,最难处尤在鬓发,浓墨细笔,以淡松烟墨层层渲染,色泽柔润,清秀自然。

画中仕女那种一瞬间的静穆,端庄的仪态和戏剧性的动作,亦可看出一些现代戏曲的影子,这样的绘画手法,让韩孔雀有了不好的感觉。

一幅可以媲美唐代周昉的名作《簪花仕女图》的画,还是近代出品,看风格,年代绝对到不了明,但这么一副精品,价值也绝对不低,看来自己今天要把牛皮吹破。

等韩孔雀看到落款,他又是一怔,‘山阴任颐‘,‘山阴任颐‘?

韩孔雀疑惑的看向名字和留印,确实是这四个字。

任颐,任伯年名颐;浙、江山阴人;故画面署款多写‘山阴任颐‘。

任颐是清末画家,清末“海派四杰”之一,儿时随父学画,十四岁到魔都,在扇庄当学徒,后以卖画为生。

所画题材,极为广泛,人物、花鸟、山水、走兽无不精妙。

他的画用笔用墨,丰富多变,构图新巧,创造了一种清新流畅的独特风格,在‘正统派‘外别树一帜。

任伯年精于写像,是一位杰出的肖像画家,人物画早年师法萧云从、陈洪绶、费晓楼、任熊等人。

晚年吸收华岩笔意,更加简逸灵活,传神作品如《三友图》、《沙馥小像》、《仲英小像》等,可谓神形毕露。

任伯年二十多年的绘画创作,留下了数以千计的遗作,是历史上少见的多产作家,但他的仕女图流传下来的却不多。

这虽然能够提高一些这些仕女图的价格,但数量不多,同时也意味着他的仕女图画的并不怎么样,可以说相比其他人物画,像《三友图》、《沙馥小像》、《仲英小像》等可以说是差远了。

任伯年作品在他在世时即广为流传,解放前画店、地摊多有出售,解放后则较少出售,多由国家收购,归各地博物馆收藏。

80年代后民间收藏部分流入香港,台湾、美国、尤以香港为最多。(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四章困惑

香港的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大拍卖行,从1986年开始每年都拍卖任伯年画作,八十年代末半岛拍卖行和协联古玩拍卖公司也加入拍卖行列,但拍卖较少。

可以说每年任伯年的画作都会增值,最早的1986年5月,第一次由苏富比拍卖的《人物册》,就达到16万港元的高价,位列最高层次,以后有所降低,但保持在5…10万港元。

1988年再有大突破,达到70多万港元,但小立轴价格较低,不如册页。

1990年拍卖的两幅较大的立轴中,一幅38万港元,一幅24万港元,算是较高的。

1991年价格又有重大突进,一幅《钟馗》立轴达93万港元,这是当时任伯年作品的较高价格。

到了现在,任伯年的画作虽然价格又升高了不少,2012年,一幅任伯年所绘的《华祝三多图》拍出了1。67亿元,由此开创了海派书画的亿元先河。

但任伯年的仕女图价格并不算高,最少达不到上亿的程度,所以韩孔雀在看到这是任伯年的画时,才会一怔,因为他没想到任伯年画的仕女图,居然也画的那么精美。

这副仕女画,开始参用唐宋古法,多用细挺的铁线描和飞扬的行云流水描,裙带花纹更用敦煌唐人装饰手法,色泽艳丽,笔致精细。

这种浓墨重彩的画风,一洗清末民初人物画的孱弱之气。展示出一种新的风韵和格调,这样的画作完全可以媲美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等近代大师了,可以说已经算是大师之作。

虽然这幅画算是精品,但相比张大千的仕女图,任伯年的仕女图其价格就差远了,任伯年的仕女图,价格也就在一百万到三百万之间晃荡,一般超不过三百万。

“十四副都是任伯年的仕女图?”韩孔雀皱着眉头问道。

陈骞从韩孔雀接过卷轴,就开始观察他的表情,从开始的信息。到现在的皱眉。看的陈骞心惊胆战,虽然他能够确定这些是真品,但他也害怕出意外。

“十四副都是任伯年的仕女图,难道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