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部分 (第1/4页)

梅花一点比不那副差。”

等揭开的二仕女图,署款:“乙亥之十二月十二日吴门网师园坐雨写,大千居士张爰。”

乙亥年是1935年,张大千已经成名,且是其十分活跃的阶段,这一时期他留有大量的诗文,画作。

下面还出现了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大风堂、摩登戒体”。

“你看这幅图,唐风浓郁,这肯定是20世纪40年代初的敦煌之行后,使大千的艺术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才有了这种精品出现。”刘韶山道。

“张大千的画,为什么要用任伯年的落款来掩盖?”胖刘问出了所有人的疑惑。

“如果我没看错,这些画,应该是在动乱年代流失出来的,这应该是张大千以他的前妻杨婉君为模特做的画,这些画在动乱时期失踪,没想到会这样保存了下来。

至于得到这些画作后,那人为何会用任伯年的款掩盖张大千的款,我们无从查考,也许有朝一日,你们能够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委。”刘韶山道。

得到了刘韶山的提示,韩孔雀立即恍然大悟,怪不得他在看到这些画的第一眼就感觉不对。

任伯年在人物肖像画上确实成就不凡,但他跟张大千相比,特别是在仕女图上,任伯年还真是不行,所以韩孔雀在看到画工那么精湛的仕女图之后,立即开始怀疑,这到底是不少任伯年的作品。

所以,他第一时间就发现了留印之处的异常,只不过谁也没有想到,这下面掩盖的,居然是张大千的铃印。(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六章张大千仕女

陈骞他们很明显也发现了留印之处的异常,但他们不敢动这幅画,其实想想就知道,不管下面掩盖的是什么,都应该是不如任伯年出名的,如果原来的铃印能增加这些画的价值,画的主人,又为什么耗费功夫,把下面的铃印隐藏?

就是有了这种想法,所以陈骞虽然明知道这里边有猫腻,但他就是不敢揭开看看。

而韩孔雀不同,他看出这些仕女图的不凡,并且他认为任伯年画不出这样的仕女图,所以他才铁了心的要揭开看看,没想到,下面居然隐藏的是张大千的铃印。

这时,以韩孔雀的博学强记,他已经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推测的差不多。

在一九三五年,张大千娶了杨宛君后,张大千画了不少以她为模特的仕女图。

一九五二年,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前妻杨宛君将张大千,在敦煌石窟现场临摹的二百六十幅唐代壁画,全部献给了国 家,自己仅保留十四幅张氏为她作的画。

当年抄家者光顾杨宅,这十四幅画被搜走,从此全都没有了下落。

之所以张大千的铃印被隐藏,不是这些画的所有者害怕被人发现这些是张大千的画作,就是想要用任伯年的名号以谋求更大的利益。

你不要认为这可笑,在六七十年代,张大千的画作并不是多么值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齐白石、张大千的作品在首都荣宝斋的价格,也不过一平方尺20元;一件100多元。

而作为清末著名画家之一的任伯年。那个时代的名声可要比张大千大得多,而且要比张大千还有名,所以,那个时代的人,把张大千的作品,伪装成任伯年的作品出售牟利,也是很有可能的。

韩孔雀看着这些画只能摇头,世事变迁,谁又能想到,当年一百元一件的玩意。现在却可以卖出上亿的价格。

张大千的画最初是海外市场的抢手货。被人们称为“画坛皇帝”,直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他的作品开始在海外拍卖场上才频频亮相,同时。他的作品市场记录也被不断刷新。

等到了1987年。他的画在海外才开始抬头。那一年他的《桃源图》在苏富比拍卖中以187万港元成交。

1989年他的《松壑飞泉图》在苏富比拍卖中以287万港元成交。

1991年他的《灵岩山色》在佳士得拍卖中以429万港元成交。

1992年他的《青城山》四屏在苏富比拍卖中以748万港元成交。

1994年他的《幽谷图》在苏富比拍卖中以816万港元成交。

1999年他的《荷花》四屏被佳士得拍至829万港元。

张大千的力作《一花一世界》在台湾两次义卖中先后创下5000多万新台币和6000万新台币的空前天价。

2002年苏富比秋拍又传来破纪录的消息,原先估价约1500多万港元的张大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