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部分 (第1/4页)

还有银器也是很明显不完整的,像一些餐具,这批窖藏发现的只有银碗,而其他像杯子、汤匙、筷子、酒具等,都没有发现。

所以,就算这户人家没有实力置办太多金器,像上述所说的银器,是一定会有的。

有了这样的疑问,彭城市博物馆的人员兴奋了,而且他们也很快有了收获。

彭城金银器的发现地,现在已成为繁华的商业区,清代是寺庙所在地,在此之前,已无从可考。

这次是因为城市改造工程,才有了意外发现,所以当他们把整个工地清理出来时,很快又有了发现。

那处地方很明显也是一座地窖,但接下来的发现,却当头给他们浇了一桶冷水。

地窖是发现了,但这是一座明显被破坏了的地窖,这座地窖就在那座由工人意外发现的地窖的旁边。

如果不是工作人员细心,发现了一些填缝用的特殊泥土,他们是怎么也不能发现,这座已经被完全破坏了的地窖的。

有了目标,他们很快就把这座地窖的大体位置清理了出来。

此时他们才发现,这座被破坏了的地窖,跟发现的那座完整地窖,只有一墙之隔,从这里很明显看出来,这是属于同一座地下建筑。

接下来的发现,更加让人沮丧,他们接连清理出来了四座地窖,加上保存完整的那一座,应该是五座地窖。

地窖成梅花形分布,全部紧靠着,到了此时,已经没有人怀疑,这里原来是有五座地窖的。

既然已经确定了这个事实,那其他四座地窖为什么被破坏?

通过侦查现场,那四座地窖,很明显是在近期被破坏的,而且有很明显的人为迹象,这说明,这四座地窖是被人有计划的挖开,然后被故意破坏。

到了此时,所有人都对这件事情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可此时,作为彭城招商引资的成果,那家爱国公司里的负责人,已经消失无踪。

而这伙人刚开始打到改造项目承建公司账户上的十亿元巨款,也已经被用各种理由抽空。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明白,这个来家乡做贡献的爱国公司,很可能就是一个盗墓团伙。

果然,随着展开深入调查,那伙人的所有个人资料,全部属于伪造,而他们的公司和款项,业务来往,居然全是真的,但跟他们有所关联的公司,此时已经全部被抽空资金,已经变成了一个空壳。

这时,办案人员又有了一种明悟,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实力极强,组织严密的特大盗墓集团,而这样的团伙,自然是会走私的。

有了这种判断,所有人都心凉了,只是一个地窖的窖藏,就有三百五十多件金银器,而其他四座窖藏之中有多少珍藏?

最少上千件,这是所有人通过整理被破坏地窖,和分析完整地窖得到的结论。

上千件金银器,足可以支撑起一家大型博物馆了,对这样的损失,是谁也损失不起的,所以彭城市高度重视,从此之后,他们开启了长达十一年的追踪之路。

这些年,彭城市政府耗费了极大的心血,从监控国际走私市场的变化,到国内各大走私团伙的资料搜集,可以说只要是任何关于金银器古董的消息,他们都会关注。

就是在这么严密的监控之下,这批金银器,直接消失了十一年。

直到最近,一伙特大走私团伙覆灭,从而打草惊蛇,让另外一伙人,渐渐浮出水面。

这些害怕了的犯罪分子,终于忍不住冒头。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韩孔雀亲自参与的那次黑市拍卖了。

随着这批金银器的追回,彭城金银器可以说是名满天下。

“彭州金银器代表了宋代金银器的最高水平。”这是魔都大学著名教授徐芳,对彭城宋代金银器窖藏的评价。

在这批稀世珍宝中,金银器上的铭记落款,成为研究宋代工商业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特别是里面的一件象纽莲盖溜肩银执壶,这个银器代表了宋代制造业的最高水平,可以入选中国考古精品文物,以后将是彭城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在这批一千五百多件金银器中,现在可辨别器物上有铭记的共有近850件,占这批金银器的七成,这在宋代窖藏中极为罕见。

铭文中,“罗祖一郎”、“汪家造十分”、“寺街陈家”等制造工匠、制造商家、制造地的名款,只出现在某一种或某一套器具上,表明当时的分工已经很细,一个作坊只打造一种或少数几种金银物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