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部分 (第1/4页)

“北魏时期?这个也能研究明白?”黄山有点不信。

张美道:“我们通过对新发现古城遗址以及楼兰、方城、且尔乞都克古城、米兰古戍堡、土垠等18个古建筑物样品的碳14年龄分析,结果表明:这里的古城城墙年代,大约在公元440~500年左右,这个时间段正好是北魏时期,所以这座古城应该是形成于北魏时期。”

韩孔雀看着这片新遗址,西北距营盘古城(可能是墨山国都城)约80公里,东距楼兰古城约110公里。

这个地方到底是历史上的哪座城市,应该不难考证,毕竟这座城市不小,如果真是一座古城。应该很有名。

想到这里,韩孔雀心中一动道:“你们应该知道这是哪座古城吧?”

张美再次赞许的道:“我们初步猜测,这应该是注宾城。”

“注宾城?丝绸之路上那座名城?那么说,我们下面就是注滨河了?”韩孔雀稍微一想,就想起注宾城的出处。

韩孔雀博学强记,自然知道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里对注宾城的记载:“河水又东经墨山国南。又东经注宾城南,又东经楼兰城南而东注。”

这说明注宾城与注宾河用的是同一名字,也说明了注宾城与西北边的墨山国和东面的楼兰国的相对位置。

“以河命城,或以城命河,这是古今一般的通理,从新遗址的年代、地理位置及古文献记录,推测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的注宾城,是可以说得通的,因此。我们将新遗址暂定名为‘注宾河古城遗址’。”张美道。

根据年代、地理位置和文献资料,来推测新发现的古城到底是哪个古城,是可行的,但韩孔雀认为,最终的结论,还有待发掘工作来证明。

“那是注滨河?孔雀河的支流?”韩孔雀指着一处看着像干枯的河道的地方问道。

随着韩孔雀和张美交流的深入,张美身边的一名老者忍不住道:“那应该是注滨河,关于注宾河。根据我们先前考证,认为小河墓地西边的小河古河道。作为孔雀河的支流,就是注宾河。

由于遗址邻近丝绸之路古驿站阿拉、干,处于丝绸之路东西和南北交通要道的十字路口上,因此,无论该遗址最终是否是‘注宾城’,它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位置。都是毋庸置疑的。”

“这位是顾成亮顾教授,我们请来的顾问。”张美给老者做了介绍。

“你就是韩孔雀?魔都科技大学因为你而名闻全世界,想来你也是博学之人,应该根据这里几条河的位置,判断出这座古城的来历。”顾成亮说完。率先走进了古城。

韩孔雀笑道:“你们应该证实了吧?”

“这个张老板应该跟你说过了吧?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碳测年的手段,再次确定了罗布泊地区的楼兰、方城、且尔乞都克古城、米兰古戍堡、土垠遗址的具体年代。

5个遗址的年代分别为:楼兰佛塔(约公元100~230年)、方城城墙(约公元230~300年)、且尔乞都克城墙(约公元200年)、土垠(约公元100年);米兰遗址古戍堡内房柱年龄约公元370年,古戍堡西门北侧墙基年龄最为年轻(约公元770年),属于唐朝时期。

通过对新发现古城遗址以及楼兰、方城、且尔乞都克古城、米兰古戍堡、土垠等遗址18个古建筑物样品的碳14年龄分析,结果表明这里的古城城墙年代,大约在公元440~500年左右,形成于北魏时期,相对于其它5个遗址的建筑时间年轻约100~300年。

根据墙体年代和初步发现的文物类型及地理位置,新发现的古城遗址有可能是北魏文献中记载的‘注宾城’,因此,我们已将遗址暂定名为‘注宾河古城遗址’。

虽然‘注宾河古城遗址’的隶属、职能,还有待详细地考古发掘工作,但由于遗址临近丝绸之路古驿站阿拉干,处于丝绸之路东西和南北交通要道的十字路口上,因此,无论该遗址最终是否是‘注宾城’,它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位置,都是毋庸置疑的,这样一来”

“顾老,您该工作了,小韩想知道的,我告诉他就好了。”顾成亮还没有说完,就被张美打断了。

不过,顾成亮想要说什么,韩孔雀已经大体猜到,一座城市的建立,自然不是那么简单的,在古代,如果想要建城,资源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一座城市的人口有什么来养活?

看到若有所思的韩孔雀,又看了看不想让他继续说下去的张美,顾成亮苦笑了一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