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部分 (第1/4页)

“快点,鲍鱼要养起来,要不然死了就可惜了。”韩孔雀刚刚浮出水面,就听到船长在船上大声吆喝。

“贝类不是那么容易死的吧?”韩孔雀笑着道。

“是啊!就算鲍鱼贵,也没必要这么紧张吧?”波香卡道。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鲍鱼捕上来之后,先要放入按照海水比例配置好的人工海水中静养,这样是为了令鲍鱼适应较低的水压。

三天之后,它适合了新环境,同时也将体内的杂质排泄干净,才能开始分配这些鲍鱼将来的去向,身强体壮的可做鲜鲍运输出国,次一等强壮的,就马上处理做成冰鲜鲍鱼,最普通的就是卖做罐头鲍鱼了。”船长道。

“这些不用那么麻烦,我们自己吃,咦?你们这是在干什么?我都下了一次海上来了,你们怎么还在船上磨蹭?”韩孔雀看着全服武装的船长道。

船长笑着道:“我们可没有你的本事,水下劳作,安全第一。”船长一边解释,一边在入水前细心检查所有随身设备。

船长围上铅块腰带,戴上潜水镜,口含呼吸器,手拿铁钩和装海鲜的网兜等,检查到什么都不缺,才纵身跃入水中。

在海底作业,像他这样的老渔民,下海捕捞也是要看运气的,运气好时收获很多,运气不好时,一个多小时也捞不到多少海产品。

这次大副也下了水一起劳作,这在水下算是最热闹的场面了。

刚刚下水,还没有发现鲍鱼,就发现了一条石斑鱼,这让船长见猎心喜。

围捕在岩石中的石斑鱼,需要两人在水下密切合作,用鱼枪把岩石中的鱼赶出来。

一阵紧张劳作之后,船长浮出水面,他把收获的海产品递给小林,此次收获的海产品虽不多,但船长已感到满足。

“不行了,到底是老了,体力已经不行,看来要雇佣一些年轻人了。”船长在小林的帮助下,被拉上了船。

“就你这收获谁敢说你老了?”小林是由衷的佩服船长,所以立即说道。

船长摇头道:“我是真的不行了,现在在国内沿海,有不少人,每个渔季,只是给人打工,潜水替别人人工捕捞珍贵海鲜,就能够赚到几十万,要知道他们那里的海鲜可是寥寥无几。”

在那种地方就有那种收获,他们的手段就可想而知了。

“真的那么厉害?”小林有点不信的道。

“他们是真的厉害,像我这种年纪的,很多海域都是不敢进的,像超过二十米的海底,我是绝对不敢潜下去的,就算十几米的海底,也是要小心谨慎,平时我们也就只能在十米以内活动,所以对这里的地形,我这样的还真不算什么。”船长到。

韩孔雀此时到是有了兴趣,普通人能够潜入二十米的寒冷海底,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真有这么厉害的人,他这里可是很需要。

这可不止是这片海域需要,就像先前他们发现的那片海参栖息地,也是需要的。

虽然那边的海水深度,还是环境,都比这边要好,但潜水高手,和普通渔民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可以说,潜水也算是一个高危职业,并不是谁都可以做的。

知道韩孔雀感兴趣,船长说起来了一些“下海人”的事情。(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事维艰

下海人是一群常年在水下劳作的渔民。

他们身穿潜水服,口含呼吸器,手拿网兜和钩,在水下的危险环境中捕捞海参、海胆、海螺、石斑鱼等海产品,通过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劳动,收获着、生活着……

当我们大快朵颐美味野生海鲜时,殊不知诸如海参、海胆等海产品,并不是一网下去就能轻易打捞上来的,而是要靠具有专业技能的渔民,潜入海底一点一点捕捞。

在国内一些生产珍贵海鲜的地方,就居住着这么一些渔民,他们自称“下海人”,常年背负着人们难以想象的危险与艰辛,靠捕捞海底的海鲜为生。

他们漫游海底,采海参拾海螺,只要是有价值的东西,他们全都能够捕捞上来,这些人是专业的,可不像是韩孔雀等人那样,只捡自己认识的,认为有价值的捕捞。

“看来下海人才是专业的,你做没做过下海人?如果你能够认识水下的所有有价值的海鲜,我就再带你下去一次,正好也学学下海人搜刮地皮的本事。”韩孔雀笑着道。

此时正是秋季,可谓秋高气爽,微风吹拂,这船上,这里算是国内少见的,保存较完好的自然生态海域之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