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部分 (第1/4页)

古都开、封,名胜古迹众多,“汴京八景”是古都名胜的精华。

早在明代《明成化河南总志》一书中对“汴京八景”就有记载。

即:“艮岳行云,夷山夕照,金梁晓月,资圣熏风,百岗冬雪,大河春浪,吹台秋雨,开宝晨钟。”

随着历史的变迁,明人李濂又重新编写“汴京八景”:“繁台春晓,铁塔行云,金池过雨,州桥明月,大河涛声,汴水秋风,隋堤烟柳,相国霜钟。”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撰修《祥、符县志》时,把“汴京八景”中的“大河涛声”删去,增添了“梁园雪霁”,把“金池过雨”改为“金池夜雨”,把“汴水秋风”改为“汴水秋声”,把“繁台春晓”改为“繁台春色”,修改过的“汴京八景”一直流传至今。

这些现在都是当地出名的旅游景点,但这些要整合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当然,如果真要下决心整合,也不是没有可能恢复古代旧观的,毕竟这八处景观,到现在还没有修复的,也只有州桥明月和金明池,其他或多或少都在使用。

像繁台春色位于开、封城东南,禹王台公园的西侧,那里原是一座长约百米自然形成的宽阔高台,因附近原来居住姓繁的居民,故称为繁台。

早在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在此曾修建了一座寺院,叫天清寺。

元末毁于兵火,清初重建,称为国相寺,于1927年废毁,现仅存一座建于北宋开宝年间,公元968—976年的繁塔,是开、封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

北宋时期,每当清明时节,繁台之上春来早,桃李争春,杨柳依依,晴云碧树,殿宇峥嵘,京城居民郊游踏青,担酒携食而来,饮酒赋诗,看舞听戏,赏花观草,烧香拜佛,人们尽情地享受春天的美景。

北宋诗人石曼卿春游时写诗云“台高地回出天半,了见皇都十里春”。

赞美在繁台春游时,还能欣赏北宋皇都春天的景色,“繁台春色”也由此而得名。

这个地方要修复说麻烦很麻烦,说简单也简单,其实就是一个钱的问题。

而铁塔行云就简单了,铁塔建于北宋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的一座铁色琉璃砖塔,俗称铁塔。

位于开、封市城内东北隅,今日的旅游胜地铁塔公园。

铁塔原系北宋开宝寺内存放佛舍利的宝塔,塔身为等边八角十三层,高55.88米,通体遍砌铁色琉璃釉面砖,砖面图案有佛像、飞天、乐伎、降龙、麒麟、花卉等50多钟。

塔身挺拔、装饰华丽,犹如一根擎天柱,拔地刺空,风姿峻然。

白云轻轻擦顶而过,悬铃在空中叮当作响,站在塔下仰望塔顶,可见塔顶青天,腰缠白云,景致壮观。

塔身内砌旋梯登道,可拾阶盘旋而上,直登塔顶。

当登到第5层时,可以看到开、封市内街景,登到第7层时看到郊外农田和护城大堤,登到第9层便可看到黄河如带,登到第12层直接云霄,顿觉祥云缠身,和风扑面,犹若步入太空幻境,故有“铁塔行云”之称。

这个到现在还是当地的名胜,连修复都不用。

梁园雪霁所在就是梁园,又称梁苑、兔园,遗址位于现商、丘市睢、阳区东南,现存遗址有:睢、阳城旧址、清凉寺、三陵台、平台、千年银杏树等。

值得注意的是,梁园也不在开、封,而是在商、丘,但由于开、封历史上曾长期称大梁、汴梁,故使很多人产生误解,以致以讹传讹,把梁园也列入开、封范围。(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八十章古墓群

由于商、丘、开、封两地相近,故把商、丘的“梁园雪霁”也列入了汴京八景之一。

这个很有修复的价值,但由于遗留下来的景观不少,所以也不用耗费太多资金,而其他几个,更不用花费太多,所以李达的提议还是很有建设性的,因为他也害怕把韩孔雀吓跑了。

当然,现在投入几个亿是绝对吓不跑韩孔雀的,就算投入几十个亿,韩孔雀也认为很值得。

接下来的几天,除了跟市政府的人沟通,韩孔雀就是跟着李达在开、封市周围四处查看。

而有了李达的带领,韩孔雀的探查就比较有针对性了,经过这几天的查探,他对这次的发掘已经有了明确的计划。

不过,这次过来,韩孔雀并没有想要占便宜,所以在一笔一百亿人民币的款项打入一个专门账号之后,韩孔雀提的一些条件,开、封市政府就同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