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部分 (第1/4页)

秦明月就立即嚷嚷着打开看看,韩孔雀当下就拍开了泥封,揭开牛皮纸,一股浓郁异常的香气直顺着鼻子吸了进去,四人都不自觉地吸了吸鼻子。

在酒罐子的口上竟然形成薄薄的雾气,韩孔雀见状赶紧将盖子盖上牛皮纸又封上,能化雾的就可就了不得了。

周美人也是一阵惊讶,有种酒中极品,听说能开缸之时酒雾化龙,至于是不是真的,有没有这种极品的美酒存在,没见过也不知道,可是只要能化出雾气的酒,就都是很好的酒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穷养儿

韩孔雀将坛子抱到前屋里,取出来几只碗,给每人倒上小半碗,这是果子酒,也不怕喝不惯。

这些酒也不知道是什么果子酿造的,颜色为深红色,倒在洁白的瓷碗里样色很诱人。

碗口上面立时布满雾气,朦朦胧胧的,将下面的酒都遮掩的看不真切。

周美人先是抿了一小口,见不是烧酒的辣味才放心下来,仔细品尝,不止是没有辣味,反而带着甜丝丝的味道。

又喝了一大口,细细品尝一番,只觉醇厚悠长,让人回味无穷,忍不住扬起碗,将剩下的半碗全部灌倒肚里,又伸出碗让韩孔雀再倒一碗,却不觉自己的小脸已经变得通红。

韩孔雀看着她红成晚霞的小脸,没敢给她再倒,结果她还没说几句话就开始摇晃,三两下就星眸迷离有软到的趋势,被韩孔雀一把抱住。

韩孔雀是顾了前边,没想到身后也出了状况,秦明月也开始摇摇晃晃,被他用另外一只胳膊抱住,也是满脸潮红。

韩孔雀仔细看了看确实只是醉倒了才放心,心里直叹这就好是好就是着劲道也太大了点。

柳絮喝了半碗,到时没有多大的事,脸上多了一丝红晕而已,韩孔雀将秦明月交给她,自己扶着脸色通红如婴儿般沉睡的周美人来到卧室,将她安顿在炕上。

没有了三个人,自己一个人自饮自酌了几碗。

第二天早晨,韩孔雀出到院子来,屋檐上挂着冰锥子,前半天阳光强烈,房子上的积雪消融。

后半天太阳一旦偏西,温度机会降了下来。冻结的速度超过了消融的速度,在屋檐上就会冻上一条长长的冰锥子,晶莹剔透迎着光还能折射出五光十色来。

早些年,韩孔雀记得小的时候孩子们,还会将这些冰锥子敲打下来当成冰棍吃食,而现在空气污染严重。既是在这深山中也不会再有那么纯净的冰锥子了。

一群小孩子在村里的小广场上玩着还没有消融干净的雪,嘴里面还念叨着“今儿七,明儿八,吃了腊八过年喽。”

掐指一算,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到了农历的腊月初六了,明天后天就是初七初八吃腊八的日子了。

韩孔雀一家是没有进腊月回来的,那个时候还没有过阳历新年,本来以为韩荣耀和韩荣光两家要年底才回来。没想到今年倒是全都提前回来了。

住在农村完全没有阳历的概念,竟连元旦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过去的,只是对农历还能有点感觉。

韩孔雀自言自语道:“看来是时候准备年货了。”

韩孔雀他们村子将腊八粥叫作“八宝粥”,其实这也就是地域的叫法问题了。

腊八粥是用黄米、白米、红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及白糖、红糖、葡萄,以作点染。

这些都是见于典故中的有关腊八粥的记载。

在民间,关于腊八粥这一风俗的来历。还有一个说法是明太祖朱元璋留下来的。

据说,朱元璋小时家中很穷。父母把他送到一个财主家去放牛。

这个财主对他十分虐待,他常常挨打,吃不饱饭。

有一天,他牧牛归来经过一独木桥,没想到老牛一滑跌下桥去,将腿跌断。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朱元璋关进一间屋子里不给饭吃,他饿得在屋中直转,想找点吃的。

突然,发现屋中有一鼠洞。便扒开,没想到这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有芋艿、还有红枣,但都是那么一点点,他便把这些东西合并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因已饿极,吃起来觉得十分甘甜可口。

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珍肴美味吃腻了,有一天,他忽然想起小时候吃老鼠洞中挖出的粮豆煮的粥,便叫御厨给他做了一餐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熬的甜粥,吃的这一天正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

满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