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部分 (第1/4页)

韩孔雀哈哈一笑道:“老板你不会是去过中国吧?连国内这种大盘的价格都知道?如果用这个价格带回国,我还要赔上路费。”

老板也笑了:“不要骗我,我们这里的这种低端古董,在你们国内价格要偏高一些,再说,喜欢的一般都是自己收藏,所以路费就只能你自己承担了。”

韩孔雀无奈的道:“好吧,谁让我喜欢呢!这是一百二十美元。”

韩孔雀手一翻,拿出钱递给了摊主,这个时候金妖和木灵立即上前,一人抱起一只盘子,仔细查看。

“这是伊万里大盘?”木灵好奇的问道。

韩孔雀一边走一边道:“对,而且是中国伊万里,你们两个学习中国画,应该看得粗来里面的画风吧?”

木灵眉头一皱道:“这是中西结合的吧?再说,日本人模仿能力很强,这样也不能认定这就是中国伊万里吧?”

没想到这次真的买到了一对伊万里大盘,韩孔雀十分高兴,自然也不介意指点一下木灵。

鉴定就是这样,说破了没什么难度,但不说出最后结果,你却怎么看都感觉云里雾里,摸不着边际。

“中国伊万里”和“日本伊万里”两者造型相似,装饰上均追求金碧辉煌的效果,也都使用了“伊万里”外销瓷中常见的开光装饰。

不过,中国的开光内描绘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物,这在此时期的日本“伊万里”外销瓷中很少见到。

日本瓷器则一般常绘日本人物,这说明中国瓷工在仿日本“金遥�帧狈绺袷币步�辛艘恍└亩��⒎且晃墩瞻帷�

“这种伊万里瓷器数量很多吧?”不再纠结是不是中国伊万里之后,木灵再次问道。

韩孔雀道:“当然很多,但你要知道当时的情况,这两件伊万里大盘,应该是清早期的景de镇精品,当时生产的瓷器当中,大盘、大瓶都是很少的,物以稀为贵,价格自然就不尽相同。

刚才也说了,在清早期的顺治、康熙时期,是日本伊万里的天下,国内生产的伊万里大盘就更加稀少,更何况还是出口到国外的伊万里大盘。”

中国的瓷器从来都是物美价廉的,但也要分什么样的瓷器,一些精品大器,就算在国内,其烧制成功率也不高,所以价格也居高不下。

加上这两件伊万里人物大盘可不是大众货,而且是在日本伊万里最鼎盛的时期出口国外的,那个时期,肯定处在跟日本人争夺市场的关键时期,所以质量不可能差了,所以这两件伊万里大盘的价格更加不可估量。

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原因,中国伊万里大盘不要说换到大别墅了,连小房子也换不到,实在是因为后来这种出口外销瓷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

由于当时中国瓷器的仿制品物美价廉,一段时间下来,日本瓷器竞争不过中国瓷器,最终在1757年退出了国际市场。

与之形成反差的是,中国瓷器仅在1750~1755年的5年间,便向瑞典出口了1100万件瓷器。(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夏威夷红珊瑚

日本竞争不过中国,其原因有很多方面,如日本瓷器供应量不稳定,易碎、交货慢、交货中常有缺斤少两的欺骗行为、日本翻译人员的加价等,但根本上还是因为价格比中国瓷器贵——即使问题很多,但只要有价格优势,总还是有一定市场的。

关于日本瓷器价格昂贵这个问题,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档案里有很多记载。

如1686年的记录显示,日本瓷器“如此贵以至于我们不敢也不能同意这个价格,以免将来担责,因为荷兰售价只有这个的一半”。

又如1750年的记录显示,荷兰东印度公司试图向日本发样订购瓷器,但却被开出了“离谱的不合理的”价格,因此交易未达成。

日本瓷器价格如此之贵,有其深层次原因,一是据《检法富强录》记载,日本色料都是从中国进口的,至少色料成本就高于中国。

二是技术原因,日本的制瓷技术较中国落后,所以产量不稳定,质量也不如中国瓷器。

面对这样一个结局,中国瓷器最终通过竞争将日本瓷器挤出国际市场,既值得国人骄傲,也值得深思。

当时中国是靠装饰水平和技术优势通过公平竞争将日本瓷器击败的,而日本瓷器面对劣势,甚至使出了许多不公平的手段,如在瓷器贸易中进行欺诈等等。

这种情况反倒更像是我们中国当下常发生的事情,所以,中国瓷业的振兴,归根结底还是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