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部分 (第1/4页)

谱鳌�

这就是“外造之气”,而不是“恭造之式”,这八个字是雍正帝在雍正五年,向造办处所有匠人提出的严格要求,并非仅仅是针对牙匠而发的。

雍正登上皇帝宝座之后整顿了造办处,初见成效之后,于雍正五年明确地指出近年所造器物有些“外造之气”,不合他的口味,今后要按康熙朝“恭造式样”的原则制造上用之物,其具体标准即为“精、细、雅、秀”。

此后造办处官员和匠人无不惟勤惟慎、身体力行、认真遵旨办理,才有了后来很多牙雕精品。

如黄振效刻的“渔家乐”笔筒和“云龙纹火链套”,李爵禄刻的小方盒,陈祖璋等人刻的“月曼清游册”等。

柳絮没有让韩孔雀失望,随着渔家乐笔筒,后面也有“云龙纹火链套”,还有各种方形的象牙盒子。

那些象牙盒子很明显是练手之作,但是“云龙纹火链套”就很不凡了,韩孔雀对于这种古代用来点火的工具,十分熟悉。

一个火链套,或者说是火镰套,里面有火石、火镰等等组成,是用来点火的,而皇家也不例外,在古代也是用这东西点火。

这件牙雕云龙火链套呈荷包形,分为盖与身两部分,内附打火钢刀、火石和引火绒纸及其丝绣包,所雕龙纹是宋龙,不过是仿的康熙朝晚期内廷所制宋龙。

真正的云龙纹火链套是清代的一件宫廷牙雕作品,长期以来云龙纹火链套的断代存在不同看法,故宫博物院藏品卡片注为清,珍品档案也注为清。

不过,韩孔雀认为清代太笼统,从龙的形态可定为康熙,或不迟于雍正朝。(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零二章国际象牙贸易

韩孔雀记得,那件真品云龙纹火链套,其黄丝扁绦带磨损,可知其可能是康熙帝生前所用之火链包,与其相近或稍晚的牙雕火镰套,尚有两件牙雕海水云龙纹火镰套。

之所以了解的那么清楚,也是因为当时韩孔雀曾经雕刻象牙球,象牙球雕刻起来比较麻烦,所以他就用一些简单的来练手了,而一些经典的牙雕作品,自然就进入了韩孔雀的眼帘。

满清虽然腐朽,但不得不说,他们中国近代各种艺术的大成时期,就比如象牙球,它可是当之无愧的鬼工球。

象牙球也是到了清乾隆时期,才有了更大发展。

起初羊城牙雕艺人借鉴石狮口中含珠的镂雕形式,经过细心的设计与钻研,并加以大胆的想像和巧妙的手艺,用象牙材料创作了球内套球的新花色。

象牙球从开始的1层,至清乾隆时期发展到14层,再到清末已达到25或28层,目前最多能刻至60层,确是我国象牙雕刻中的一种特殊技艺。

这些作品以娴熟的刀法、精细的雕琢,显示出种种自然清逸的雅韵,和技师们敏智的才干,可以说,一个鬼工球把一个雕刻师的高超造诣,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些象牙你从哪里弄来的?”拿着这些牙雕作品,韩孔雀甚至都能够闻到一股血腥味,这是新象牙,所以他才会这么问。

“怎么?这是从美人那里拿来的,她说是从拍卖会上高价购买的,应该没有问题。”柳絮说着说着,很快明白了韩孔雀的意思。

“果然是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韩孔雀叹了口气,这样的事情是没法杜绝的。

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秘书处发布的统计数字,每年约有2万至2万5000头非洲大象惨遭猎杀,而现有非洲象的总数量仅在42万至65万头左右。

其中濒临灭绝的森林象,在2002年至2011年期间就大幅减少了65%。

偷猎所得的象牙被走私到亚洲,非法贸易额高达上百亿美元。

另外,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在2011年也曾发表声明,2011年是自1989年象牙交易遭到禁止以来,缉获最多********的一年,全年查获23吨象牙,代表有2500头大象被猎杀。

而2011年象牙交易的上升,原因是亚洲的需求增加,以及犯罪走私集团手段日趋高明。

“这些不可能是走私品。”柳絮皱着眉头道。

韩孔雀叹了口气道:“就是这样才更可怕。”

就是因为走私猖獗,所以才会有人鼓吹象牙贸易合法化,而这样一来,已经让全球非法象牙贸易自2007年以来已经翻了一倍。

就比如周美人拍下的象牙,韩孔雀不会怀疑周美人买下象牙的途径,但他却要怀疑卖出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