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4部分 (第1/4页)

现今考古学家还在今东北地区挖掘许多金代使用的犁铧、瓠种等铁制农具,当时养殖蚕桑与园艺的技术也十分发达,例如利用“牛粪覆棚”将西瓜种植于较寒冷的东北地区。

当时金朝与西夏等地区,有名的农书有《务本新书》、《士农必用》等农书,这些在韩孔雀进入这座陵墓之前,都已经失传,而现在,算是让它们重见天日了。

历史没有偶然,只有必然,比如金国,他们强盛了一两百年,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比如韩孔雀现在手中拿的《测圆海镜》、《益古演段》,这是数学著作。

在古代,只有全面发展的民族,才能够强盛,如果再配合上武力,那么就足以统治这个世界。

金国虽然是有女真人建立的,虽然很野蛮,但他们的数学成就也不低,当时数学最重要的进展是天元术的发展。

天元术即是古代中国建立高次方程的方法,其中“天元”相当于未知数。

1248年金元时期的数学家李冶在其著作《测圆海镜》、《益古演段》中,系统地介绍了用天元术建立二次方程。

数学发展了,历法肯定会跟着发展,而历法研究的透彻了,农业自然也就跟上来了。

当时的金廷学习北宋建立司天监以观测天文,因为当时的数学也十分发达,使得金朝士人热中编写历书。

金廷于1137年颁布杨级编写的《大明历》(与祖冲之的《大明历》不同)。

而后赵知微于1180年修编成较精确的《重修大明历》,其精确度超过宋朝优越的历法《纪元历》。

同时间耶律履也编出《乙未历》、《重修大明历》。

整理完了历法,后面的一些书籍是关于音乐的,比如《西厢记诸宫调》和《刘知远》,这属于戏曲。

在戏曲方面,北宋流行的诸宫调到金朝成为主要的说唱品种。

当时只有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和《刘知远》流传至今,其中《西厢记诸宫调》的出现,有着元曲初步形成的意义。

所以,元曲肯定是在宋金两个倒霉国家的戏曲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要不然,单纯依靠骑在马背上的蒙@古人,他们也能够发展出极其辉煌的元曲?(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薄葬简丧

金朝初年,女真族的乐器只有鼓、笛两种,歌咏只有“鹧鸪”一曲,“高下长短,鹧鸪二声而已”。

进入宋境后,金军掠取宋朝教坊的乐工、乐器、乐书,汉族的音乐融入女真族的音乐之中。

金世宗设宴招待南宋与西夏使者,乐人学宋朝,但服装不同。

金朝舞蹈源自先人靺鞨的靺鞨乐,立国后基本上直接吸受自北宋舞蹈,同时也发扬女真族的乐舞文化。

遇到什么收拾什么,在收获了无数珍宝之后,韩孔雀他们终于来到了中心位置的石椁之处。

“抢劫了几十年,最后所有东西不还是落入了我们手中?”黄山嘿嘿笑着道。

“人家怎么也潇洒了几百年。”金妖道。

“最后还不是黄土一堆?”木灵道。

“行了,我们开馆验尸,以后就把这座棺椁展出,到时候也不用说是谁,这些东西反正都是各国的宝物,也没有人能够证明是蒙古人的,这样也让这个老家伙赎赎罪,给我们做做贡献,也娱乐娱乐大众。”韩孔雀道。

“都小心一点,周围的东西都代表着当时的丧葬制度,不要弄乱了。”开始清理中心位置的棺椁,自然要注意,所以韩孔雀特意交代了一下。

在棺椁外围,有八室神主,设立“室”,即“影堂”,蒙@古俗尚白色,“祏室”由八个白色的帐包组成,所以又称“八白室”,内置画像,作为大汗陵寝的象征。

这些帐篷之中还藏有“银棺”,这些都是象征之物,是用来祭祀的,一般都是放在墓室外面,让后代子孙怀念祭祀,没想到在主墓室之中,居然也有。

清理了外围的东西,就只剩下中心的石椁了。

石椁十分简单,就是一座用石头垒起来的石头屋子,没有粘合,只是用非常精巧的手工组装起来的。

韩孔雀灵识敏锐,他能够发现任何缝隙,所以拆除这座石椁没有任何难度。

一层层把石椁拆除,这个过程当中木灵一直在录像,现在韩孔雀决定把这里的一切都搬走,到时候恢复如初,正好用来展出。

打开石椁,墓穴里面有两口石棺,一大一小,打开小棺,里面空空的,没尸体也没任何陪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