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7部分 (第1/4页)

那长江西面的省份叫神马?

咦,这就不用说了吧!明摆着的。

宝山寺就坐落在长江东岸,江东市辖内,离江东市百公里的样子。

宝山寺坐落的山,叫宝山。宝山以前不叫宝山,后来法海禅师在这里重修泽心寺,一不小心挖到一批不知道谁藏在这里的宝物,老值钱了。法海禅师做为得道高僧,道德方面肯定也不差。

秉承一颗佛心,法海就把宝物充公,交给官府。当世黄帝得知此事,大力赞扬法海禅师舍“拾宝不昧”的精神,甚至还搞了一场“法海精神”学习活动,全国上下刮起了“法海风”。

多聪明的黄帝啊!!

至于宝物,黄帝又赐给了法海禅师,重修泽心寺用,并给这座山起了个名,叫宝山。泽心寺修好之后,名字也变了,叫宝山寺。

可以说是法海成全了宝山,同样宝山也成全了法海。

宝山算不上多高大,海拔也就三四百米的样子,在江东这个多高山险峰的地方,有点登不上台面。要不是宝山寺的大名,知道这座山存在的人还真不多。

宝山先天性真的这么差吗?

绝不是这样!!

宝山面江而立,多险峰,多峭壁,气势还是有那么些的。从江中乘舟路过此地,直面宝山,会情不自禁心生高山仰止之感。宝山伸入江中好大一块呢,常年累月被江水冲刷,免不了有溶洞形成,石头也被冲刷的光滑可鉴。

一般来说吧,山伸入江中,叫做“矶”。宝山伸入江中好一块,从远处看像一头牛,而牛身上还坐着一个小屁孩。于是乎,这里就叫做“放牛矶”。

“放牛矶”突兀江中,绝壁临空,扼据大江要冲,水流湍急。现在这里也被修成旅游景点了,每年都有不少游客来玩耍。

放牛矶和城陵矶,燕子矶,采石矶,并称“长江四矶”,论气势,放牛矶居于首位。同样,宝山寺的九级浮屠塔也被称为“长江三大名塔”之一。(注:吹出来的)

多说无益,只要知道宝山寺很有“背景”就行了,莫要小瞧了他。

天黑了下来,整个宝山都笼罩在黑暗之中,静得出奇,静的深邃,静的,,,让人头皮发麻。

深山多藏古寺,宝山中藏的就是宝山寺了。

宝山寺的规模真心不小,比鸡公山的道济寺还要大,论和尚数量旗鼓相当吧!论人文底蕴,各有所长,都来历不小。说来,宝山寺和道济寺还是江东两朵“佛教奇葩”呢,硬要给他们分个高下的话,很困难。遗憾的是,两寺都没能入选华夏四大名寺,两山也没能入选华夏四大佛教圣地。

宝山寺和道济寺为了争夺香客也闹过不愉快,也口诛笔伐过。都是被市场经济给闹得,和尚不专心诵经念佛,就想着赚钱,买豪车,泡妹子。

第四百八十九章 浮屠塔内

名山大寺,有寺必有塔,宝山寺肯定是名寺了。谁要是不承认宝山寺是名寺,法海禅师肯定下凡削谁不可。宝山寺的塔一共九层,木质的,乃是至高无上“九级浮屠宝塔”。

宝山寺除了九级浮屠宝塔,其余的建筑也很多,每隔几年就翻新一次,所以看起来都很新。

宝山寺每年香火钱那么多,不用来盖房子还能干嘛呢?难道捐给某十字会?

我擦,要是那样的话,给宝山寺捐香火钱的人肯定会少了一半。

宝山寺的建筑布局呈平面方形,进了山门往里面数,依次是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法海禅师殿堂,法堂,藏经阁,等等。山门殿两边建有钟楼,都是门面建筑,还算气派吧。天王殿供奉的是四大金刚,泼法金刚、胜至金刚、大力金刚、永住金刚。大雄宝殿规模最大,供奉的是佛祖释迦牟尼,还有众菩萨罗汉。法海禅师殿供奉的就是法海禅师了,论规模只比大雄宝殿小那么一些。法堂是寺院讲经说场所。藏经阁是用来藏经文的。

寺庙建筑大都是这样,几乎成了定律。一条中轴线,前后建筑起承转合,宛若一曲前呼后应、气韵生动的乐章。这些寺庙建筑再配合着莽莽群山,苍松翠柏,小桥流水,既含蓄温蕴低调内敛,又端庄可人大方,与天地相呼应,融为一体。

此刻,宝山寺的和尚们正在斋堂用饭呢,哎呦,念了一天的经文,腿酸就不说了,还饿肚子,和尚们吃得都很香,虽然没有大鱼大肉,没有汉堡包,没有茅台,没有五粮液。

方丈法印禅师不在用餐队伍之列,而是在九级浮屠塔的地下宫殿之内。

九级浮屠塔的地下宫殿只有历届方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