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7部分 (第1/4页)

耳朵地形的面积这么大,军营肯定不能只不止一个。其实,在大耳朵地形的周边有八个营房呢,全方位的死守,一天二十四小时有武装直升机巡逻,军车巡逻,坦克巡逻,就是一只苍蝇都别想飞进来。

二蛋“莅临”的这个营房选择地点在罗布泊大耳朵地形的西南方向,在“耳垂”的边缘处,距离仅仅一公里。这里虽然离大耳朵地形很近很近,近到咫尺之距,可是放眼望去,就是把眼睛瞪成牛蛋大也看不出“大耳朵”的形象,因为“大耳朵”忒大了,而人眼范围太窄,视力又有限。别说用人眼看了,就是乘坐直升机盘旋在大耳朵地形上,也是看不出大耳朵形象来的。想当初,米利坚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用一颗离地面900公里的卫星发现罗布泊大耳朵地形的。

罗布泊大耳朵地形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卧”在地面上的人耳,西南和东北方向放置,耳垂在西南,耳顶在东北,耳外在东南,耳内在西北。其中,耳孔,也即大耳朵地形的耳朵眼,一个无底深渊,位置离“耳垂”比较近。这也是王林和调查组安置在“耳垂”附近的原因。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见一斑啊!有时候真的让人不自主怀疑上帝老小子的存在。

现在罗布泊已经是黄昏了,太阳即将落山,放眼望去,苍茫大地和天空都是一片黄色,黄色的沙子,黄色的沙丘,黄色的丘陵,黄色的沙漠植被,还有那黄色的天空。

美感,好吧,确实有,但置身其中的人感觉到的更多的是荒凉,是恐惧,是对残酷大自然的敬畏。

如今时节,正是人间芳菲四月天,苍茫大地万物已复苏,百花盛开的日子,可是罗布泊这里却要除外,只有漫漫风沙和一片死寂。额,不对,春天的罗布泊是有沙尘暴的,而且还非常的频繁。我华夏最强大的沙尘暴就在这里,从西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席卷而至,铺天盖地,好家伙,几乎能把整个罗布泊大耳朵地形给吞噬了。

体验罗布泊最好的时间是十月份,因为这段时间沙尘暴较少,白天气温三十度多点,不至于把人热的汗流浃背,夜间气温逼近零度,做好防寒措施就行。春天的罗布泊,好吧,姑且认为罗布泊有“春天”,纵使气温适宜,但是最好别来,否则一不小心就会遭遇沙尘暴,然后被深埋在沙丘之下,等几十年后被人发现也成“木乃伊”了。

第七百三十一章 地面起伏停止

夏天的罗布泊就更不能来了,白天均温四十度以上,局部温度高达五十度,六十度,甚至七十度,再牛皮、再鳄鱼皮的皮鞋也能给烫软了,人造革的皮鞋烫化了都有可能。冬天的罗布泊,气温较低,尤其是夜间气温,零下二三十度,同样,这段时间也是沙尘暴的一个小高发期。

当二蛋跳下直升机,顿觉一阵干巴巴的又带着些许冷意的凉风袭来,还有一股沙尘的味道扑鼻而至,其中还伴随着细沙。

二蛋不由得暴了一个粗口,“我艹,这空气能呼吸吗?竟是他娘的细沙子。”

正要从直升机上下来的王志教授笑道:“这里应该刚发生了一场沙尘暴,细沙还没沉淀下来。我觉得我们最好找王老先生要副口罩戴上,毕竟沙子这东西吸多了不好。”

二蛋也笑了,“想王教授您老人家,在京城pm2。5应该没少吸,身体也应该有免疫力,还怕什么沙尘啊!”说完,这货哈哈大笑起来。

王志教授笑着脸,也自嘲了一句,“是啊,pm2。5吸多了,还怕个球的沙尘,口罩不要也罢。尽管吸,可劲的吸。”

平时的王志教授,绝不会说出这般自嘲的话,现在能说出口,说明他把二蛋当成了朋友,忘年交。其实二蛋也觉得王志教授这个人不错,不管是学术方面,还是为人处世方面,都游刃有余。

二蛋朝直升机走进一步,抬起右手,对王志教授说道:“来,王教授,我扶你一把,要是摔倒就不好玩了。”

王志教授连忙挥手,眉头同时也皱了起来,“李先生,你这是骂我老胳膊老腿呢?我告诉你,我的身体好着呢,年年参加京城马拉松大赛,每次都能从头跑到尾。”

“叫什么李先生啊,直接喊我名字就行了。李二蛋仨字,保准你叫了一遍就不会忘记。”二蛋很爽朗道,然后又忍不住叹息,“唉,王教授,你看你,在京城待着多好啊,来这种鸟不拉屎的鬼地方,纯属和自己过不去啊!”

王志教授双腿一蹬,从直升机上跳了下来,站稳后回应二蛋的话道:“李二蛋啊,好吧,我就这么叫你了。这个名字虽然有些俗气,但也不失为一个接地气的名字,叫起来朗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