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第1/4页)

�呕嵴鹦选�

在和孩子的父母一同看守了三个夜晚之后,牡丹才回家去。做父母的劝她回家好好儿睡一夜觉,多谢她帮助。第二天早晨,她醒得晚,等到了安家,发现病房的门关着。她轻轻的敲,自己推开;母亲正跪在亡故的儿子的身旁,肝肠寸断般的抽噎着哭泣,父亲站在一旁,束手无策,无可奈何。他向牡丹点了点头儿,简短的说孩子是半个钟头以前过去的。安太太几乎是瘫软了,胡乱趴在床上,两腿蹬在身子下头,胳膊还抱着她那唯一的儿子。

牡丹也趴在孩子的床边,她的眼泪滴满孩子的脸和那消瘦的手。过了一会儿,她才想起孩子的母亲。俩人共同的伤心紧密的联结起俩人的心灵。孩子的死似乎就是要她的命。最后,做丈夫的和牡丹共同合力把母亲瘦小的身体抬起来,扶她到床上去。

牡丹的眼睛慢慢的找到德年的目光。她用手捂着脸,跑到院子里去,坐在前面门台上,想痛快的呼吸一下儿,头靠着一根柱子,心内沉思。忽然间,她觉得她应当逃离这个地方儿,但是两条腿却瘫软不能行动。头脑里清清楚楚的出现了一个想法:她不能嫁给安德年,无论如何,不能让他抛弃他太太。

安德年出来,看见她一个人儿坐着。牡丹转身,抬头望了望。

牡丹问:“她现在怎么样?”

德年阴沉着脸说:“她睡着了。我们都受不了,她得好久才能淡忘下去呢。”

牡丹突然觉得身上有了力量,她站起来。她一边往台阶下走一边说:“跟我来。”

在大门口停下,牡丹对他说:“德年,我已经打定主意,你得让我走。你要和她一块儿过日子,要对她好。她需要你,比以前更需要你。”

“可是,牡丹!”

牡丹说:“不用争辩,我不能那么办。让我走,我们现在就结束。”她回过头来,又有点依依不舍的望了望德年,以坚定的步伐往小径上走去。安德年在后面望着她,直到她在转弯处消失了踪影。

牡丹一直深居在家。连鹿鹿的丧礼都不敢去。知道很容易改变了心肠。鹿鹿之死,不仅是丧失了一个孩子;也是失去了她能预见的怀抱中的幸福,是断绝了她原来抓得牢牢不放的生命线。她分明感觉到她不能进行那项计划,因为必然要在这个紧要关头遗弃那亡儿可怜的母亲。她不能害死那个女人。她自己心里想:“也许这是我生平做的唯一的一件善事。”

安德年一定认为她的决定,虽然使人痛苦,却是含有道理,也一定会因此而更佩服她。德年对原定的计划,也失去了信心。儿子死后的悲伤,使他想到在过去十余年的婚后生活里,太太是对他多么好。他对自己说,他是真爱他妻子,似乎已经能把对牡丹的迷恋看做是另外的一件事。随着儿子一死,他看出来他自己做了件糊涂事,也使他看出来自己那样行为必然的后果。他心里明白,也不再设法和牡丹通信,他对牡丹的爱恋,一变而为深挚的敬慕。他并没误解牡丹,牡丹之所行所为颇有英雄气。在这段痛苦熬炼之中,他表现的,不愧为一个伤心的父亲和尽本分的丈夫。在这段悲苦的日子,他无时不感觉到自己在做一个好丈夫之际,他也正是遵从牡丹断然的决定,牡丹是让他这样做的。

()免费电子书下载

牡丹现在可以说是传统上(但是并不对)所说的开花而不结果的“谎花”儿,这话的意思是,漂亮的女人不能做贤妻良母。她母亲看得出她有一种新的悲伤认命的神气。做母亲的原来是被迫同意,但并不赞成女儿和一个有妇之夫私奔而破坏别人的家,现在很高兴知道女儿已改变念头。牡丹对她妈说:“妈,我若没见他太太,也许会那么做。现在,我不肯。我不能害人家。”

父亲和母亲讨论牡丹的问题时说:“我极关心的就是,她要安定下来。我在外头也受够了。你愿不愿听你的同事们谈论你的女儿,说‘她空床难独守哇!老天爷可怜可怜她吧!’她若不找个男人安定下来,她会成个野婆娘的。”

牡丹自己的头脑里,一定也有了这种想法。她自己躺在床上,觉得仿佛从黑黝黝的空间往下掉,完全和四周失去了联系,也完全失去了方向。孩子和她那么亲密,死后惹起她那样的悲痛。又和德年一刀两断,还有她过去和现在千千万万的毫无结果的挣扎,她就在这些方面思来想去。她可能对安太太做出的那件事,也是迫不得已。她已经决定,便不再更改。在她的想象中,分明看见安太太接到从上海的来信,在紧跟在儿子死去之后,就是听到遭受丈夫遗弃的打击。在那种情势之下,她和德年若是能感到快乐,那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