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部分 (第1/2页)

没想到石涧仁戛然而止:“我要说的就到这里了,还是祝大家节日快乐……”然后鞠个躬就匆匆下来了。

看台上的亲朋好友们有点咂舌,纷纷起哄,毕竟这里可没什么外人,灯光师倒是赶紧跟着石涧仁把那全场的灯打开不少,有点类似电影散场的那种光亮,才能看见布景台边好多年轻的表演者都挤着在看热闹,不知道是听说过石正经,还是知道这位确实一手改造了月亮湖的老板,反正目光是随着他的,看台上的目光也是看着的。

齐雪娇正在笑着给其他几位介绍石涧仁最近废话其实少了很多的时候,忽然大家都发现那看台边略有些骚动,本来坐在那边的好些人想跟着迎上石涧仁的,却莫名的多了几个穿着西装的健壮男青年,娴熟的把人给隔开,齐雪娇多熟悉的,眼睛一亮,拉住了皱眉起身的耿海燕和纪若棠:“别说话……”

石涧仁也略微诧异,不过这会儿他看得比较清晰了,正是自己刚才站在台上感觉似曾相识的脸,在好几个人簇拥下走过来一位老人的脸,石涧仁甚至从中旁边看见了姚建平,再看见这位曾经远远站在风土镇观望自己的老人,心里什么都明白了,无论是那位区委书记忽然对自己的青睐有加,还是曾凯仪的下定决心。

老人的笑容没有领导干部的居高临下,只是个长辈慈爱的眼神:“滚滚凡尘,世间人,这才是我给你取下这个名字的期许和愿望,你确实做到了……”

是贱人,是兼任,实践人,世间人,有什么样的眼界和气度,恐怕就会怎么看石涧仁这个名字跟他的故事。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完)

凉薄世间的一点点深情,完本感言

石布衣的故事结束了,有不舍,也有种解脱。

我是从2011年开始码字的,第一本《老衲还年轻》几乎是游戏之作,只是想意淫一个男人所能希望的最美好生活;

《舵爷》和《叛徒》让我彻底走上了职业写手这条路;

《逍遥军医》可以说是个痛苦的转型过程,因为我终于体会到文字的力量,因为我就是在这几本书的过程中逐渐改变的。

从写书开始的三十五岁,自以为的三十而立,到四十不惑,给各位呈现故事的过程,也是我的人生观世界观锻造重塑的过程,毕竟这样的年纪,就算未曾经历传奇,也妄自以为有点阅历和些许见解,但直到《草根石布衣》这个过程终于让我明白什么叫不惑。

我是美术学院的科班出身,追求艺术上的特立独行,挑战自己的所思所想,几乎是已经深入骨髓的专业思路,所以我很难让自己重复写过的题材,因为我总想通过一个个故事,跟各位一起体验不同的人生。

但是在石布衣这个故事中,我真是随着他逐渐明白了一个人活着有什么样的意义,所以在这里给很多一路跟下来的朋友说声抱歉,因为当石布衣到了一两百万字的时候,格局大定,数据也差不离不会太好太坏了,网站对我也持一个肯定并任我发挥的阶段,我就忍不住想把该说的道理一股脑呈现出来,可能说教的比例,哪怕我再三掩盖,也还是多了些,因为我知道也许未来我不再有机会这样说。

人生真的首先应该是乐观向上,其次就是坚持努力,这跟什么起点没关系,任何环境下都一样,我就是个鲜活的案例,从少不更事,到愣头青不停犯错,再到放弃理想浑浑噩噩,直到开始码字,重新捡起对人生的意义,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老人家会苦口婆心的给我们说那些道理,可那时的我们怎么可能听得进去。

直到碰壁,直到头破血流,直到终于领悟,多希望把这点教训说给比我们年轻的朋友听,少走哪怕一丁点的弯路,这本书就达到了目的。

没错,网络小说现在的主题就是“不劳而获”,一定要穿越重生,这样就天降系统可以砍瓜切菜的爽下去,可山崖下拣秘籍、可死人堆里捡大还丹,根骨奇葩、血脉神圣的这一切都是最有市场最能获得青睐的类型。

没错,网络小说从一开始就定义为,意淫才是主题,可再美味的东西吃多了也腻,再美妙的梦境醒来终究是梦境,我们终究要面对这个残酷而现实的社会。

毛姆曾经说,阅读就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我想各位应该对这句话都深有体会。

可如果我们永远都躲在避难所里意淫,永远都回避外面日新月异的世界,那么网络小说可能慢慢的就会变成毒品,精神毒瘾。

所以我想正名,网络小说不是一无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