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部分 (第1/4页)

洪巧云也为他高兴:“投资的钱呢?够不够?反正我的钱都在你那,全力支持你,如果不够,我现在也可以把研究生都召集起来,突击画一批商业作品!”

石涧仁还是感动:“这个我会想办法的,我现在毕竟在平京做副总裁嘛,本来主要是想跟集团董事长合作这个项目的,但最近似乎有点犹豫了,我有点下意识的不想让她参与这件事,还在琢磨……毕竟这个项目投入的钱并不多,没有高楼大厦,都是类似两三层平房的建筑群,也没什么技术难度,绿化费用可能还高点,就等于是修建一个公园,所以来找你牵个线。”说着把自己放在随身记事本里的设计稿拿出来给洪巧云看。

著名油画家拿起这种建筑钢笔稿看得很认真:“文化创意产业园……我怎么觉得跟我们美术学院有莫大关联呢?全都是你的?要牵什么线?”

石涧仁详细的介绍了整个规划和自己搞这个的目的:“我也是这种感觉,喏,这一栋最大的有四层三千多个平方,我会自己留下来给未来那个项目,其他的临街做商铺、餐厅等等,石库门、吊脚楼有些也可以出租给公司办公,总的下来各种楼房几层楼接近五万平米的建筑内部面积,其实整个地块都有两万多平米了,真的挺松散的,这就是老詹介绍设计师搞的方案,我感觉就是乡下这么搭建个村落,据说如果不是文化创意产业园,房地产行业内光是容积率这个问题就不允许修得这种宽松,那么这种懒散的艺术气息是不是可以联络下那位孙院长来考察下,就是老王追悼会上致辞的那位,我看他的态度和气质不错。”

洪巧云立刻就眼珠子转转的拿自己电话:“我本来打电话给你就是说他在找你,说那些老王收集的书一直都堆放在库房是不是可惜了,以前纪总不是说要跟美术学院一起搞什么酒店联动,现在的院长都跟商人似的到处找机会赚钱,我看有门儿,把这事儿引到你的产业园去,这可是正儿八经的文化产业,这些家伙兜里可比我有钱!”(未完待续。)

569、山高水长,那又如何?

山里来的娃,还不完全明晰自己下意识觉得和任姐有点意见不统一的分歧点在哪。

现在只是因为自己所学的东西和看到的有点抵触罢了。

创意产业园的投资,宋青云当年是规划的四千多万,然后套出来挥霍了不少,石涧仁正是因为从小泽那里拿到了原来的规划设计,也知晓了这个产业园能被上面接受的底线,所以才能以尽可能低的价格来建设。

他是不懂房地产建设的,但清塘酒店集团里面负责这一块的部门和人手已经被调动出来,毕竟无论是开发新的酒店建筑还是类似石龙镇、月亮湖的旅游酒店,酒店集团里面都有相应的后勤基建部门,只是人手配备不太充足,现在建设产业园显然就会以这个班底来补充。

哦,顺便说一下,新的地产管理投资公司取名叫做清仁,听起来好像和清塘一脉相承似的,但只有极少数知道法人代表是柳清的,才敢暗地里咂舌这位秘书当初可真是敢想敢做,好端端的在酒店集团已经做到了总助,只需要专心抱着老总的大腿拿高薪不干,却跳出去跟随一无所有的石涧仁做私人秘书,现在回报居然就是成为新公司的老板?

这可是身家过千万的级别!

当然,现在知道这个信息的还不多,石涧仁也不需要给孙院长介绍这个细节:“我的公司占股70%,其他属于政府管委会和江州电视台,后者的股份只是象征性的,地质勘查、设计规划全都出来了,现在就是没钱,因为之前的官二代已经把钱花了,剩个窟窿就是要用那30%股份慢慢回填,所以我想要再贷款不太可能,只能以资本运作的方式自筹资金,嗯,资本运作这个词儿我都是刚学的。”

说起来好像石涧仁真不是个合格的商业洽谈能手,这时候不应该使劲吹牛皮把自己展现得多么高大上,多么资金雄厚,让对方来参与不过是看在交情上给点机会么?

石涧仁却很诚恳的选择了实话实说:“我现在就是个高级打工仔,自己凑个几百万年底前应该没问题,但是要想一点都不耽搁的抓紧时间把整个三千万左右的项目做起来,还是需要引入资金,如果您愿意投资,我可以分股份给您。”

很明显,洪巧云把这位美术学院院长找来一谈,对方的眼神里就兴致勃勃。

这其实跟石涧仁在沪海看见那个文化产业园有点类似,音乐、美术这种专业大户才是创业园应该锁定的主要对象,这样石涧仁反而能彻底摆脱之前拟定的影视街之类想法,按照道具场景的建筑方式来修成本当然低,比宋青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