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部分 (第1/4页)

更加清晰。

坐在豪华安静的高档车厢里,周围闪现的都是高楼林立,华灯齐放的节日喜庆,这的确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繁荣昌盛的光景,勤劳又带着狡黠的中国人,只要给那么一点点生存的空间和机会,就会用极强的生命力跟忍耐力来改变生活,这种韧性和容忍度也是千百年来的沉积,可蕴含在这片光彩下面的危机却又实实在在放在那里,还在不停膨胀发酵。

这就是为什么有识之士会过得比较痛苦的原因,因为他们能看见这些问题,比那些活着都不知道自己创造了什么,也不知道被剥夺了什么的人痛苦多了。

所以才有愚不可及的说法,已经聪明的看见了这一切,却要装着没看见,促使自己愚钝的生活下去,那是有多艰难啊?

难道就这么投身去当个家奴?

又或者装疯卖傻的明哲保身。

这几乎就是放在石涧仁面前最清晰的两条路了。

君子宁可舍生而取义,但谋士、布衣不等同于君子,他们更现实和清醒,就像石涧仁从来不认为有完美的义可以一劳永逸的取代眼前,轻易放弃生命来换取关注或者唤醒民众更是有点草包的理想化逃避,书呆子才那么干。

如果就这样独善其身他肯定不愿意,因为眼前的中国分明不是邦无道则愚的战乱年代,这就是个最好跟最坏并存的时代,是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年代,难道只能在这个真正需要抉择改变的时代躲起来苟且偷生?

就好像纪如青那样,她这样的成功人士既得利益者都没有安全感没有明确的生存意义,只想把女儿送出国去逃避,这恐怕就是稍有能力的人最无奈的选择。

可这不是石涧仁的选择,不是贪图享受的昧着良心,不是火星撞地球的暴烈,也不是趁乱捞一把就逃离。

他有自己的抉择。

因为很少在车里放音乐,所以车厢里格外安静,连外面偶尔的爆竹声也只是轻微的传递进来,石涧仁忽然有种迫切的感觉,想找人说说话,他不知道国外童话里面说的那种对树洞说话的传说,就是单纯的想找个人聊聊,一个没有利益牵扯,没有利害关系,仅仅是可以聊聊天的人。

女性就算了,石涧仁现在真是觉得现代姑娘太容易牵扯情感问题。

男性……秦良予其实不错,但他年纪大了,而且现在已经接近春节除夕,那么一大家子人呢,顺带连赵子夫都不可能,于是最后石涧仁居然就只有唐建文这唯一的选择,不然千里迢迢的打电话跟詹浩思聊?

两个男人煲电话粥也太奇怪了,况且石涧仁还是不太习惯通过电话谈情怀。

于是车头一转,石涧仁就朝着唐建文那个办公室去了。

他没有事先打电话,不是因为柳清那耿耿于怀要抓个现行的思路,而是觉得这种事情随缘,太过刻意的约了谈点什么才没意思。

骨子里石涧仁还是个有点魏晋之风的酸腐文人,当然他不会嗑药。

地方他都知道,招聘人手的时候他还来扮过人力资源主管呢,洪巧云之前给自己和父母买的两套房屋,现在反正她父母也不愿到没什么亲朋好友的高楼大厦里面住,石涧仁就让吴迪把房租折算了给洪巧云的父母做生活费,对老人来说倒是觉得心满意足。

钻进地下车库,果然看见那辆英菲尼迪qx4停在车位上,石涧仁有趣的凑近观察了一下,刹车盘有锈,车身有灰,显然好些天都没有挪动了,他笑着提上刚买的一瓶红酒坐电梯上楼。

有点出乎意料,即将春节前夕的办公室里并不是那么清风雅静,随着石涧仁疑惑的伸手敲门,那隔着门都能听见的热闹叫喊声中,一个年轻人过来开门警惕:“你找谁?我们不做广告……”

这都晚上十一点过了,里面滚滚热浪一般的嘈杂声从大门涌出来,实话说,石涧仁之前在车上的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孤傲感觉,一下就消融不见,浑身都觉得暖洋洋的舒坦,所以脸上忍不住挂着笑:“我姓石,来找你们唐经理的,你们在干嘛?”

年轻人才让开带路,不过转身也没大没小:“罗伯特!有人找你……下回你自己来开门!”说完哐的一声重重关上门,在石涧仁旁边匆忙说了句:“加班啊,不然干嘛!”然后嗖的一声就窜进去不见了。

因为整体是按照家庭装修来的,这边搬进来也没有刻意调整,只是在玄关做了个玻璃隔断,但绝对是没有年轻漂亮前台的,石涧仁自己都要伸头看见客厅,不,应该叫办公室大厅里,然后有点愣住。

正如柳清给大老板投诉的那样,整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