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 (第1/4页)

进了屋子,一阵暖风袭来,贾母感觉自己又有知觉了。慢慢喝着鸳鸯端来的热茶,拉着几个小的在身边逗趣打发时间。

好一会儿,才等到贵妃娘娘大驾光临。

元春看着书中的大观园,很是感慨,这园子可真是美,而且是为自己建的,心里不由又是自豪又是激动。

人往往就是这也样,明明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是却被一时的荣耀晃花了眼。几年的宫斗,虽没磨灭元春恐怖的自信心和自恋情结。但是磨平了元春的孤高,抹去了她的善良。

园内帐舞蟠龙,帘飞绣凤,金银焕彩,珠宝生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枯树上结满了绸花,还挂满了精致小巧的红灯笼。

园子里的奴才,虽没有宫里的奴才那般规矩,时不时偷偷打量自己一番,而后又紧张的低下头。元春将她们的小动作尽收眼底,没有不快,有的只是得意与虚荣心的不断上升。高高在上俯视众人的感觉真好。

看着园子上的匾额题诗,元春问道何人所作,待知道是宝玉所作的时候,夸了好一会儿。穿越而来的元春,是知道宝玉是有才情的,而她自己却是不行的,能做几首雍正以后的诗糊弄糊弄人,自己鉴赏,却是没什么水准。更何况宝玉做的这些诗还在唐诗一百首以外呢。读书的时候,学的最多的,鉴赏最多的就是唐诗一百首。

红楼梦她也忘的差不多了,哪里还能够知道那些典故什么的。赏了宝玉一些东西,象征性的夸了几句。元春就以累为借口回到贾母正室休息。

元春一手挽着王夫人一手挽着贾母,慢慢步入贾母正室。

也许这花草太温柔,也许元春突然间感性了。看着王夫人和贾母的面孔,元春不知为何泪止不住的流了下了。贾母和王夫人等人连忙安慰,好一会才好。

元春到没如原著那般说写没脑子的话,说皇宫是见不得人的地方。毕竟进宫是元春自己乐意的。

“听说家里来了两位才貌双全的妹妹。怎么不见?”元春止住泪,问道。

王夫人答道:“外亲薛王氏及宝钗黛玉在外候旨。外眷无职,不敢擅入。”

入了红楼,不见林妹妹,怎么着也觉得遗憾。

元春连忙下旨让她们进来,元春问话,林黛玉和薛宝钗一一解答。

而后又隔帘与贾政等人问话,然后按照原著的说法让宝玉进来与众姐妹一起。对于贾政,元春是停留在原著上的,所以很是不喜,没说几句就随意打发了。只余满腔关怀无处诉的贾政空叹气。

依梦冷眼看着这一切,只有一个想法,这元春真的是穿越来的,真的是知道历史走向的人?没有被再穿?

第94章 众姐妹作诗显才夫妻心日日分离

元春坐在上座,喝着热茶;见众人都规规矩矩坐在那儿;难免觉得无趣;于是笑道“都是自家亲眷;莫要拘谨,如平日那样就好。”

众人忙称不敢;元春却笑道“无碍,自家人莫要生疏才好。不如这样,听闻几位妹妹个个才艺绝伦,不如做几首诗看看如何。宝玉也和姐妹一起,也让我看看宝玉精进没有。”

知春等人自是绞尽脑汁思索;独林黛玉和薛宝钗二人,面色如常;悠哉平静。探春见此,自叹不如,而后埋头作诗。

诗作完后;自有太监呈给元春阅览。

元春对于探春她们的是一扫而过;独林黛玉的和薛宝钗的诗慢慢品味。原著的诗,元春早已忘掉,如今看着二人的手写稿,心里很是激动。

人都说字如其人,这话一点不假,林黛玉的字很是飘逸洒脱,薛宝钗的自是端庄大气。各成一体,各有千秋。

凝晖钟瑞匾额薛宝钗

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

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

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

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

世外仙源匾额林黛玉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元春很是喜欢林黛玉的这首诗,放在嘴里嚼了几遭方道“妹妹都有咏絮之才,各有千秋。不过终是薛林二位妹妹更甚一筹。”

此时宝玉正因一个“蜡”字拜薛宝钗为一字之师,逗的宝钗含笑嗔了他一眼,看的宝玉一呆。而后突然间想到了什么,连忙往黛玉的方向看去。

林黛玉在家学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