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 (第1/4页)

这时李春华跑进了院子里,大呼小叫:“成安,可不得了了,咱们家猪圈漏水了!”

陶成安一听,二话不说,松了手,披了块塑料布就冲进了暴雨里,朵朵姐妹和刘翠花顿时僵住,每个人脸上都是掩饰不住的失望,她们一家人费那么大的心血把陶成安往自己家里拉,可是李春华一句话就像唤狗一样,把陶成安唤走了。

门外的林永芳母子几个更伤心气愤,陶长安走的时候,抱走了好多用来修屋顶的稻草,他父母家的猪圈在他心里比自家的房屋还要重要。

可是林永芳的几个孩子都没说破,怕林永芳难过。

经过一番抢修,屋里不怎么漏水了,忙了半天,朵朵兄妹几个都腰酸腿疼,全在外间挤着睡下,当然陶爱家把床让给两个妹妹,他自己打地铺睡在地上,里间爸爸等会儿要回来睡的。

林永芳顶着狂风暴雨,把院门用铁丝扭得紧紧的,然后回屋,把门闩严,还拿个柜子顶住门。

朵朵三兄妹都坐了起来,大眼瞪小眼,对林永芳的行为很是不解。

朵朵问:“妈妈,你这是干什么?”

林永芳脸色凝重,并没有回答朵朵的问话,只是叫她姐妹两个进里屋和她一起睡。

朵朵兄妹三个更加吃惊了。

朵朵一面察言观色,一面小心翼翼的问:“那爸爸回来睡哪里?”

林永芳没好气的说:“他想睡哪里就睡哪里,只要不睡咱们家就行!”

朵朵心想,妈妈这是动怒了,心中不知该喜该悲,和爱云一起跟着林永芳进里屋睡觉了。

李春华家里的猪圈的确是漏水了,但也不是什么大事,许多村民家的猪圈多多少少都会漏雨,不都是就那样,畜生淋点雨有什么关系!只有李春华大惊小怪!

就算猪圈真的需要修补,先不说她自己的两个儿子,大房三房的孙子加起来有五个,而且最小的也有十五岁了,他们都能动手修的,根本不必叫陶成安,李春华这么做纯粹就是故意,一来给林永芳一家人添堵,二来把陶成安叫去洗脑,就像于彩凤所说的那样,钱落进谁的口袋也不能落进林永芳的口袋!

陶成安一进屋子,李春华和陶老爷子就开始忆苦思甜,当初怎么艰难把他们兄妹几人抚养成人,特别是李春华沿街讨饭,没让他们兄妹几个饿死,并且于彩凤和陶老爷子上山偷砍地主的树木卖了换钱,供他读了几年私塾,有次被地主抓住,把陶老爷子一顿狠揍,打得吐血,现在人一上年纪就做不得重活儿了。

众人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述说着那段艰苦岁月和对陶成安的付出,陶成安回忆起一家人同甘共苦的岁月,自然心软了。

李春华趁热打铁:“现在全家就你一个人拿着工资,你大哥和你三弟家谁不困难,你不帮他们谁帮?妈叫你少回来还不是为了节约车费,你看,你大哥三弟两家人都人口不少,还和我们挤在一处,房子也要给他们一家盖一幢才行啊!”

陶成安点点头:“这事交给我吧。”

第73章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李春华见陶成安这条傻鱼咬钩了,不由得心花怒放:“那我们从明天就开始夯砖,你只用拿回四百块,买些必要的材料和付给工匠师傅的工钱就行。”

她只打算盖个宽敞的土坯房,那时乡下盖房子真的很便宜,如果非技术的部分自己做,四百块钱完全能做很大的一幢土坯房。

只是那时的人也很穷,特别是农村,连填饱肚子都很困难,又哪来闲钱盖房子?

李春华家现在三代同堂,住房的确有些紧,可是比起村里其他人家,住房已经算不错了。

这么大个宅子全是用陶成安没结婚前的津贴盖的。

李春华之所以想再盖一幢新房,一来是受于彩凤挑唆,想把陶成安的钱尽可能的压榨干净,二来她也想在村里显摆,陶成安有多听她的话,她要他拿钱,他就乖乖的的拿,让那些想看她笑话的人打脸!

四百块,得自己不吃不喝十个月才攒的出,陶成安心里想。

他带着商量的口气:“妈,你看这样好不好,等今年年底,我大概就能攒个一两百块,明天春天你们再动手夯砖,准备盖房子。”

李春华担心夜长梦多,一心只想早点把陶成安的钱弄到手,当然不愿意拖那么久,因此一口回绝:“现在家里挤成这样,怎么往后拖!”语气夹杂着不满。

陶成安心中闪过一丝不快:“就这几百块还得我不能再交给妈工资慢慢攒起来才会有,妈如果不愿意往后拖,就是杀了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