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页)

恩乎!著仍以公爵办理?***喇嘛噶隆事务”。从不应设藏王,谈到班第达无资格任藏王。

乾隆(雍正)彻底废除了藏王制,取消了和硕特蒙古贵族长期以来对西藏事务的干涉。

乾隆(雍正)指示以后西藏的日常政务由?***喇嘛任命的噶隆官员管理,“至具折奏事及兵备驿递等重务,则令钦差驻藏大臣会同噶隆二人办理,钤用钦差大臣关防,永为定制”。

在治理西藏上,前后有两个章程,都和乾隆(雍正)个人大有关系。

第一个章程制定前,乾隆(雍正)废除了藏王制,而后又提出一个治藏的指导原则,这就是“务期?***喇嘛得以专主,钦差有所操纵,噶隆不致擅权”。

在此原则指导下,乾隆十六年三月,四川总督策楞,经与?***等西藏当地上层人士协商,并经乾隆(雍正)帝批准,制定了《酌定西藏善后章程》,这是第一个章程,共有十条。

乾隆(雍正)在军机处与大臣们商议许久后,对这十条基本满意,同意照所定实行。

但是进一步指出藏地关系最紧要者为台站,“此乃往来枢纽所在”,从前珠尔墨特那木札勒反叛,即不令塘站递送文书,使驿递断绝,至班第达始下令恢复通行,原因是皆由他们主持,“驻藏大臣不能制其行止操纵,何以得其要领”,于是下令对此再留心办理。

对第巴等官所管事务地方也应详议《酌定西藏善后章程》。

然后,经过乾隆(雍正)帝的反复催办,又做了必要的补充。

“自嘉玉桥抵西藏共一千九百六十余里,均系藏属,按地方大小,各设喋巴一二名不等,管理地方人民一切事务,与内地州县同。内设台站共二十五塘三讯,台站官兵所需各项,俱由各喋巴办应。

番地之操纵,权在喋巴,喋巴去取,议归?***喇嘛、驻藏大臣主持。”后来台站的问题允准暂缓一二年解决。

这一《酌定西藏善后章程》,明确了西藏在清朝统治下的地位,确定了废除藏王、?***喇嘛成为政教合一的代表的地方政权体制。

但是,更强调了驻藏大臣的重要权力,即不仅同?***喇嘛共治西藏,而且似有高于?***喇嘛之意。

从此彻底解除了和硕特蒙古贵族与西藏地方封建主的权力之争,结束了藏王与?***喇嘛任命噶隆政府之间所引起的摩擦,驻藏大臣和?***喇嘛的地位都有所提高。

但是权力又集中到噶隆手中。

为防止产生矛盾,乾隆(雍正)特地传谕新任四位噶隆官员,对他们说:“今藏内已经平静,噶隆事务不可一人主办,特令总督策楞拣选贤能,仍照旧例,分设噶隆四员,公同办事。尔等当感戴朕恩,尊敬□喇嘛,和衷协力,黾勉供职。勿存私意,致生猜疑,勿分彼此,互相瞻故。遇有紧要事务,禀知?***喇嘛与驻藏大臣,遵其指示而行,尔等其感恩宣力,副朕兴黄教安群生之至意。

西藏后来维持四十多年的和平安定,实与乾隆所确定的这一体制有关。

不过,这也是后话了!

★☆★☆★偶是分割线☆★☆★☆

那边说完雍正爷的新政,这边就来说说令妃吧!

原来,自那天雍正下令,将令妃软禁在延禧宫后,整整过了一个多月。

本来雍正已经将令妃交于皇太后处置,但是事发后的第二日,皇太后便因和亲王弘昼要出征西藏平乱之事,便将令妃遗忘了。

随着和亲王的出征,皇太后便想让令妃长长记性,让她记住谁才是后宫之主。

毕竟一个妃子,尤其还是一个包衣出身的妃子,是怎么也不可能比得上皇帝的亲生母亲——圣母皇太后的。

可没想到,雍正竟然在这时带了愉亲王府的格格晴儿,和齐亲王府的格格兰馨到了后宫。

虽说兰馨被交给了皇后,可是晴儿却是交给了皇太后,住在了慈宁宫。

这样一来,皇太后也是不好当着人家小女孩的面前,去对付令妃了。

于是,皇太后也就只是撤了令妃的绿头牌,幽禁在了延禧宫。虽说是日日见不到外人,却让令妃生起了一丝希望。

原来,皇太后虽然下了此等懿旨,却并没有说要撤了令妃的妃位,也没有说要削减妃位的贡奉,是以宫内的那些不知内情的奴才们深怕令妃还有复宠的机会,伺候起来便不敢有所怠慢。

而令妃,在初初被软禁时是忐忑不安,寝食不下,总是担心过了今天就没有明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