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 (第1/4页)

搁了,这几年有孝。外人也不好说什么,但如果明年孝期满了,太后还不给大哥选妻,外头就要说太后的闲话了。因此太后是一定会给大哥择配的,还不能挑个出身太差的,也不能挑模样不好,或是才学平平的,总之。要各方面都拿得出手,才能让外人挑不出错来。翠雯,你也是宫里出身的。自然听说过太后的脾气,她绝不会在这种事上给人拿住话柄,所以。你要让翠云有个心理准备。”

翠雯神色间有些黯然,但也知道青云说的是实在话,忙笑着点点头:“县主放心,这是理所应当的。翠云与奴婢也盼着王爷能娶一位出身高贵、性情温柔体贴的王妃,将来夫妻恩爱,日子和美。”

青云笑道:“行啦,你且放宽心,回头叫翠云也别害怕。我会跟太后说,真要选,就选个脾气好、人品好的,不会随便折腾妾室。但你们姐妹也要守本份,若是你们生事,将来的大嫂要罚你们,我可不会理会!”

翠雯又惊又喜,忙起身大礼谢过,便赶去见翠云,告诉她这个好消息了。青云独自坐在房间里想了想,觉得在进宫前还是要试探一下大皇兄的意思才好。

第二日早上吃早饭的时候,青云就问了清江王,清江王道:“这事儿我听翠云提过,也没放在心上。太后娘娘不挑则罢,既然要挑,自然会挑个万无一失的人选。我只要候旨就是了,有什么可担心的?”

青云见他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倒有些担心了:“大哥,你是不是觉得……横竖太后给你挑什么人,你都没法拒绝,所以就破罐破摔了?”

清江王不由得失笑:“这话是怎么说的?我何尝有过这种意思?”

“那你为什么如此不在乎?这可是你要娶妻!”青云瞪眼了。

清江王呵呵笑道:“我又不知道哪家千金好,就算在乎又能怎样?更何况,真正家里有底气的人家,绝不会看中我,即便真被太后看中了,也会想方设法脱身的,到得最后,能被太后定下来的,自然是那些不上不下、说不上十分好、却也不坏的姑娘了。这样的就挺好,若真娶个有好家世、有脾气的天仙回来,我还无福消受呢。”

青云被他这几句话打击得无言以对,细想想,似乎还真有些道理。尽管如此,她还是希望长兄能娶个合心意的妻子,便道:“你对将来的妻子有没有什么想法?比如才学出众,又或是在书画方面有专长的?家世什么的,那不是咱们关注的重点,差点好点都一样,只要娘家人不惹事就行了,但这大嫂子本人,你总会有些要求吧?我去跟太后说,让她挑人时侧重这方面,等定好了人选,再找个机会让你偷偷看一眼,要是不喜欢,那就再挑!总要你觉得喜欢了,对方也心甘情愿,这门婚事才做得。”

清江王眼圈红了一红,面上仍旧是笑得满脸褶子:“好妹妹,还是你想得周到,若是太后不嫌我多事,就请妹妹替我跟太后说一声,我也不求将来的妻室出身高贵,或是相貌出众,连诗词书画都可以不必精通,只有一点,就是性情温顺,为人和善,与世无争的,最好连她家里人也是这般。从前父皇在时,从不给我选媳妇,就是怕我的妻族不安份,利用我的身份祸乱朝政。如今虽然大局已定,但从前罗家覆灭时,就只诛除了罗家本族,姻亲故旧有不少还在,我怕他们还不死心,因此我的妻族,就要小心择选。若能不与罗家有牵扯,最好连做媒的也与罗家人无关,那就再好不过了。”

青云听得肃然:“大哥的话。我听明白了。这是要紧大事,我会跟太后说清楚的,连皇上那儿,我也会打招呼。”

清江王一听,就知道她领会了自己的用意,欢喜地呵呵笑道:“果然。我的心事,只有妹妹最明白!”

吃过早饭,青云便收拾东西,带人进城了。她昨日抱来了两瓶菊花,到今日还很精神。从清凉门一路抱进西城区,经过温郡王府门前,她就对杏儿说:“你抱一瓶花先进郡王府去。就说这花是我孝敬老太妃的,等我进宫给太后请过安,再回来陪太妃说话。”杏儿轻声应了,自行下车进了郡王府。

先帝在临终前给青云安排了一个身份,让她成了已故的温郡王与王妃之女。一来,温郡王是近支宗室,年纪轻轻就去世了,并没有留下子女;二来。年轻的温郡王妃是姜家长房之女,有着典型的姜家女长相,以青云的相貌。说是她的女儿,轻易不会引起人的疑心;三来,温郡王早逝。王妃在不到一年后也在乡下过世了,只留下老太妃一人孤独于世,带着几个老仆在丈夫和儿子、媳妇的陵墓附近生活,十几年来极少与京城中人来往。再加上寻常宗室中有女儿未及笈前不上报宗人府的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