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谨以此文纪念我最亲爱的爷爷,希望他在天堂一样过得好,有田种有墙垒,劳碌的命永远也闲不住。曾经的岁月,那些闪光的美德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

穿越成婴儿,种田发家,获得真爱的故事。本文田园风甚浓,家长里短,慢热养成……

笛子亲为妙妙、无暇、小山各写了诗词:

唐妙:

福禄人钦非可求,欲话前缘问根由。

善根终能得善果,莫笑英雄眼前愁。

不向朱门寻富贵,却折桃枝插蓬头。

休夸金帛功名好,且共桑榆燕子楼。

无暇:

质本观音柳,偏倚雕朱楼。

红消绿深处,韶华却白头。

无心逐名利,只为天伦忧。

难乞瓶中露,一饮忘前愁。

萧朗:

生长富贵豪门,偏恁情深。

望前世,谁曾见?真真幻幻,依稀故人。

人言道蓬莱瑶台称景胜。

俺却说,怎比那,桃开如霞,水绕东村。

书虫亲的诗:

山间缤纷展桃花 ,骨柳遥慕自风华;

桃花山下子累累,晓风别岸柳无暇

墨渊亲的诗:

水绕萧山绯色艳,清风明月柳无暇,

贪念欢颜忍离意,他乡梦里恋桃花

内容标签:种田文 穿越时空 布衣生活 情有独钟

搜索关键字:主角:唐妙 ┃ 配角:唐文清,高氏,大梅,杏儿 ┃ 其它:小宅门,一家子,家长里短,穿越,田园,市井

编辑评价:

二十六岁的大龄女唐淼,暴雨之日跌落下水道,不慎穿了。从此便成为了一户殷实农户家的小小婴儿,开始了家长里短,发家致富种田史。 。市井田园里每个人物描写都性格鲜明,温润者有之,霸道者有之。还有些搅局的恶人,生活中的隔阂误会磕磕绊绊在所难免。本文没有激烈的感情戏,但是一片温馨中细细描画农家生活,读之轻松惬意,不禁心向往之。

唐家有女

这年节气早,三月初春光暄暖,寒食已过去十多天,桃树上嫩红的花苞颤巍巍地沐浴着阳光。

初八这日一大早天还未透亮喜鹊便在唐家天井中桃树稍上喳喳叫个不停,大儿媳妇高氏挺着尖尖的大肚子端着簸箕在院中颠小米,寻思着过几日自己生产正好喝。

婆婆李氏从东间里出来,拍打着肩膀,捡了身上梳头时候掉落的头发,走到门口的铜盆架前水影里照了照,又用手指沾水抿了抿鬓脚。李氏年轻时候也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一朵花,生得娇小玲珑,笑得一脸和气。

高氏朝她笑了笑,“娘,这喜鹊一大早叫喳喳地,睡不着吧!”

李氏走过去从大儿媳妇手里把簸箕接过来,嘱咐道,“景枫娘,你可得注意着点,没几日就要生了。”

高氏摸着肚子扶着腰,笑道,“都生几个了,这个最老实,一点不舒服都没。”

李氏突然“哎呀”一声,惹得高氏关切地查看,她笑着道,“我这左眼皮突突地直跳。”

高氏道,“好啊,左眼跳财。”

李氏颠着簸箕,“莫不是老二他们在外面发了财,惦记着我这个娘?”

高氏说自然是的。

李氏一共有四个儿子,二儿子跟媳妇结婚没多久便嫌家里太死板,不肯老实呆着,带着媳妇出去闯荡闯荡,一晃也**年了。老婆子一直念叨,说老二一定会有出息,到时候发了财回来。且言语间,也会将跟前的几个儿子和媳妇不经意地比下去。高氏倒是无所谓,人都如此,在眼前的,就算再如何依靠,可锅碗瓢盆每日也是磕磕碰碰的,自然不如那见不着的好。

李氏喜滋滋地跟媳妇说了会话,看了看天色,走到东间窗外问道,“老头子,还不把牲口牵出去,打扫打扫牲口棚?”听到里面应了才又端着簸箕走回来。

高氏看了看,想把簸箕接回来,婆婆干活仔细但是出了名得慢,这簸箕在她手里,只怕一头午都够呛能颠好。

李氏又端着走到东厢门外,小声叫道,“景森娘,还不起来做饭?今儿你爹他们得早吃了去地里扬扬粪。刨叉刨叉。”

屋里老三媳妇王氏早就起了,自己正在做点针线,忙藏起来掖在被子里,“哎,这就来了!”

早饭时候,大家都从屋里出来,吃了饭各干各的去,下地的下地,绣花的绣花,孩子们该去上学的上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