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页)

唐妙虽然力气不足,手脚也不利索,但是看到别人穿衣服次数多了,如今也学会如何系带子。

她一骨碌爬起来,小手抓着他的衣带,教他如何如何,不一会,萧朗把衣服穿好了。

“哦,花花桃桃真聪明,我一直都会穿衣服的,今天太热了!”萧朗笑了笑,也不向唐妙道谢,反而去找她的衣服。

唐妙往后一仰,飞快地滚去另一边,“小笨孩!”

萧朗有点受伤地望着她,但见她骨碌着一双眼睛笑嘻嘻地看着自己,心又软软的,凑过去跟她说话。

小姑亲事

老唐头开始带领儿子忙活着下地间苗,锄草保墒,高氏白日下地晚上陪仝芳说话,觉得冷落了她有些过意不去。

仝芳却无所谓,在这里住了两日,她觉得挺舒坦,虽然饭食住处不是很好,甚至周围飘荡着猪粪的难闻气息。但是心得到了暂时的平静,不必去想太多,而且萧朗吃饭说话做事都是极乖的。不像在家里每日板着个小脸,一点都不开心。

住了三日,萧家便派人来接,老太太让人传话,十分想念孙子,所以就不让他们多住了。仝芳本来也算计婆婆的极限就是三日,也没二话,收拾了带着萧朗离开,又让高氏专心忙家里的活,刚分开没那么宽裕,有困难就让人给她捎话,等冬天空闲着再去做客更好。

高氏应了,又把娘家给的大酱帮她装上,虽然萧家什么都不缺,可是母亲做的大酱仝芳自小爱吃。

萧朗临走的时候依然笑眯眯的,跟唐妙说再见,请她去家里玩,说以后再来看她。唐妙手里握着凉凉的小玉兔,看着萧朗忽闪的大眼,翕动的鼻翼,笑道,“不要哭哦!”

萧朗立刻眼圈泛红,却又低下头,瘪了瘪嘴小声道:“才不会!”

等仝芳抱着儿子上了马车,发现他细密的小牙咬着嘴唇,低着头一言不发。仝芳心疼他如此,可自己也管不来什么,每次只要一教导他如何如何,被老太太知道,便免不了一顿好数落。

这儿子是自己生的,反而没一点教导的权力,最心疼的不还是自己?仝芳没由的一阵烦怒。

萧朗一走,唐妙便拉着姐姐去睡觉,让她帮忙扇蒲扇,晚上没睡好,小孩子需要补觉。

大梅一边扇蒲扇,一边逗她,“桃花,萧朗走了,你想不想他呀!”

唐妙知道大人总喜欢用想不想这个想不想那个来逗孩子,闭上眼睛,打了个呵欠,干脆道,“不想!”

大梅笑了笑,摇了摇头继续扇蒲扇。

这两日李氏很高兴,王媒婆果然没白请,也不枉她省吃俭用送了那么多礼物去。昨天王媒婆专程上门告诉她,自己去过凤凰屯和后院头。老杨家正在给儿子物色亲事,虽然他们看上的是十几家稍微大户点人家,但是经王媒婆舌绽莲花的描述,他们觉得媳妇要找个勤快能干,模样周正,性子和顺,一心侍奉公婆男人的才好。她又把老唐家的小女儿形容了一番,说容貌自比那些深闺中的娇娇小姐还要顺眼两分,性子豁达柔和,从不跟人闹脾气,做得一手好女红,里里外外都是好手。

老杨家心里有意想定老唐家的文沁,托王媒婆说和。

再说后院头那闺女,名叫荆秋娥,不但模样好,家世也不错。主要是老夫妻只有六个闺女没儿子。老夫妻最疼这个四姑娘,以后嫁妆肯定少不了的,而且他们对老唐家老四也很有好感。

只不过李氏也犯嘀咕,老荆家没儿子,到时候可别这个闺女也不能生,那老四这一脉岂不是要受苦?王媒婆见她犯嘀咕立刻猜到几分缘由,赶紧又补充解释说人家本来有儿子的,小时候夭折了,老夫妻感情好,加上是庄户人爹娘早就不在没人逼迫,所以并没有动过纳妾的念头。

李氏这才放了心,请王媒婆先帮忙说和文沁的亲事,老四往后放放,又把仝芳带来的细点新茶送了一大包,王媒婆拍着胸脯保证给她办好,让她也把文沁打扮打扮,说不得过两日老杨家就来人验亲。

李氏盘算了一下家里的钱,文沁绣花的自然要攒着给她做嫁妆,女儿嫁了人手里没点花头也不行,挺不起腰板来。凑出来给老大家做农具的钱,一小半已经给了镇上铁匠家,寻思不该打这么早的,这半年大家一起干活,而且老头子的意思以后也要分家不分活。收成自己拿回去,干活还是一起干,就跟以前和唐文汕家一样,这样的话农具一副也够。不过想了想,看三媳妇那样子,估计也寻摸着早分开,到时候大不了新农具给老大家,和老头子一起合伙干活。原来的就给老三家,那夫妻两个一旦分出去,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