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 (第1/4页)

成立联合司令部是让日本与台湾军队挡挡箭牌的前提条件。

可惜的是,这个愿望很快就耍落空了。

收到消息的时候,帕特里奇就意识到,五十四军在这个节骨眼上发起全线进攻,肯定不是攻占喜个自北那么简单。

台军肯定扛不住,日军扛得住吗?

如果日军也扛不住,那就只能让美军上了!

受此影响,在与加布里埃尔通电话的时候,帕特里奇向这位将他从少尉一路提拔到中将位置上来的老上司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即尽早考虑参加地面战的可能性,并且为之做好准备。

帕特里奇说得很委婉,意思也表达得很明确。

他会尽量稳住战局,但是在尽力之后仍然无法扭转局面,就得考虑在局势变得不可收拾之间把陆战队送上岸。

没有最优的话,只能做次优选择。

在局势恶化之前主动参加地面战就是美军此时的次优选择。

能够带出帕特里奇这样的干将,足以证明加布里埃尔不是碌碌之辈。搞清楚帕特里奇的意思后,加布里埃尔不但答应做好准备,还让中将明白,在紧急情况下,他可以当机立断的下达作战命令。

这个时候,服部留名与童少卿也产生了同样的想法。

不管怎么说,在台北方向尖,美日台三方有着共同利益。

大敌当前,那些纠缠了十多天的问题不再是问题。会议重新弄始后,三人只用十分钟就谈妥了成立联合司令部的最后几个问题,并且一致决定,即时开始按照商定的职权分化来指挥与协调作战行动。

日本陆上自卫队北部方面军司令、干涉军司令服部留名中将为台北方面总指挥。帕特里奇向这个刚刚“升官”的日本中将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稳住台北防线。大概是担心服部留名误解他的意思,帕特里奇还特别提到,不要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台北市区,城市外的战场更能发挥第七师的装甲突击能力。

服部留名需要帕特里奇格外提醒吗?

要知道,第七师的驻地就在北海道,隶属于北部方面军,是服部留名的嫡系部队。在赴台之前,这支日本陆上自卫队唯一的装甲师在北海道驻扎了数十年,唯一的任务就是盯着北面那支从未打过来的钢铁洪流。

打装甲战,正是服部留名的“正业”

虽然从未上过战场,但是服部留名像了解自己身上的每一个器官那样,了解第七师的每一支部队,甚至能够说出每一个连长的名字。

这是他的部队,是他的王牌部队!

在面积不到北海道一半的台湾作战,第七师可以说是游刃有余。

服部留名没有托大,因为第七师的主力部队正在上岸,最快还要二十四小时才能形成作战能力,所以接受任务之前,他把参战时间定在8月旧日凌晨,要求台军务必坚守到这个时候。

得到保证后,服部留名才答应为台北战场负责。

这个时候,五十四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渡过基隆河与淡水河。

与此同时,战场西面二十公里外的二零九高地上,百来名空降兵正借着照亮半边夜空的火光,争分夺秒的构筑防御阵地。

第一百章 别无所求

“那边是台北市?”

听到招呼声,叶振邦将工兵铜插在地上,回头看了眼戴着坦克帽的少尉军官,顺手抹掉脸上的汗水。

他叫易小春,二十四军预备部队的坦克排长,手下有四辆砺式主战坦克。

按照他的说法,他们网上岛就遇到一个姓罗的少将,结果稀里糊涂的编入了十五军直属坦克营;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他们就到了桃园县;见过一个姓屠的上尉参谋,他们又稀里糊涂的来到龟山镇,成为“黄继光连”的加强坦克排。

几天下来,叶振邦对易小春排长也算有所了解。

易小春家里肯定很有钱,即便算不上大户豪族,也能满足一个花花公子的正常开销。

某些情况下,钱太多不见得是好事。

初中毕业后,成绩一塌糊涂的易小春被家人送入华东地区的一所名牌师范大学,老实本分的呆了三年,网满十七岁就瞒着家人猪学。跟几个家境差不多的同学搞了支乐队,半年后又搞了一支车队。

大概觉得飓车不如飕坦克,满了十八岁,易小春决定参军,而且打死要当坦克兵。

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易小春的父母没有反对,只是害怕他吃不了苦,所以花钱把他送到二十四军的预备部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