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 (第1/4页)

也就在这个时候,战场上的情况出现了微妙变化。

不是交战双方的变化,而是战场环境。

最先发现这一变化的是任侠歌,他忍不住大声吼叫起来。“班长,起风了,是北风,东北风!”

确实刮风了,而且确实是从东北方向上吹来的海风。

“妈的。老天爷终于开眼了陶安康也兴奋得大叫起来。将望远镜丢给任侠歌,上士班长说道,“你来引导炮击,我去准备反坦克导弹。看我的动作,等我发射了导弹你再下达开火命令。”

任侠歌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班长的意思。

此时,山脚下的阵地上叶振邦等空降兵战士也查觉到了突然专来的东北风。

有点气象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小台湾属于亚热带海岛型气候,夏季白天陆地升温速度超过海面,所以吹陆风;夜间陆地降温速度比海洋快,所以吹海风。在台岛北部,夜间自然是东北风。

因为正是盛夏,所以夜风来得很突然。

这不仅仅是东北风,还是“小救命风,

叶振邦无意中将日军引向阵地西面,刮起东北风的时候,正好将弥漫在阵地上空的烟雾吹向日军装甲部队。

转眼间,局势就变得对日军非常不利了。

虽然阵地上的空降兵仍然无法看清日军,但是能够看出日军坦克的轮廓。被烟雾包裹着的日军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不但看不清近处的空降兵,还无法看到埋伏在大湖村后面的那几辆咕式主战坦克。

测出炮击参数之后,任侠歌拿起微光望远镜,朝山脚下的战场看去

因为仍然被烟雾包裹着,所以日军没有立即意识到突然舌起的东北风将带来多大灾难。战场上,日军仍然跟着空降兵的火力,向大湖村西面运动,不知不觉的将脆弱的侧翼暴露在了咕式主战坦克的炮口前。

当然,在这个距离上,一二五滑的穿甲弹打在哪都能干掉呐式。

动了!埋伏在一栋被燃烧弹烧得只剩下墙壁的村舍后面的那辆咕式主战坦克像是从冬眠中苏醒过来的棕熊,炮塔缓缓转动,将顶部的焦土抖了下来。

看到炮塔尾舱上的两根鞭状天线,任侠歌知道,那是易小春排长的坐骑。

炮口对准墙上只剩下一个窟窿的窗户后,炮塔就不再转动。

大约八百米外,排在装甲进攻队列第四位的那辆比式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仍然跟着队伍向西挺进。

等等,再等等!

虽然是新兵,但是任侠歌知道,只有突然袭击,才能把敌人打得头昏眼花,才能取得最大战果。

易小春也是第一次上战场,可是得到了叶振邦这样的老兵指点。

另外三辆咕式也隐蔽得非常到位,知道转动炮塔瞄准目标,任侠歌才发现它们。

肯定有人在指挥,不是易小春就是叶振邦,或许是诸葛宏彦。

随着村子最西端的那辆咕式将黑洞洞的炮口对最前面那辆们式,在战场外等了半个小时的四头钢铁雄狮才发出怒吼,高强度鸩合金制成的长杆穿甲弹就是雄狮的尖牙利齿小凭借每秒一千七百五十米的速度。毫不费力的撕开盔甲、洞穿躯体,用极其殉丽的方式将四名东瀛武士送入天照大神的怀抱。

距离这么近,根本不可能失手。

一击碍手,四头钢铁雄狮没有立即转移阵地,而是一边启动一千马力的柴油机,一边将炮口转向下一个目标。

战斗争分夺秒,四名坦克车长没再整齐划一的开火。

虽然万分震惊,但是日军已经反应过来,而且发现了那四辆躲在残垣断壁后面、或者是伪装网下面、或者是焦木堆里、或者是谷仓里面的主战坦克,跟在队伍最后面的几辆式已经转动炮塔,开始搜寻目标。

快走,赶紧转移,快啊”,快啊”

任侠歌的心都体到了嗓子眼上。

号称“全球最贵”的呐式拥有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火控系统,能以猎一歼方式作战,性能绝不是感的。

这个时候,大湖村里突然发生了爆炸。

几股突然蹿起的火苗照亮了夜空。

也就在这一瞬间,四辆咕式咆哮着冲出隐蔽点,冲向下一个预置火力点。

猛然间,呐式的炮口喷出火光,向大湖村里的目标打出了复仇的炮弹。

可是,穿甲弹没有打中昭式,而是打在了几栋起火的房屋上。

怎么回事?

任侠歌愣了一下,赶紧朝那几栋房屋着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