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 (第1/4页)

这个现象说明了一个问题,即有出路的人都不愿意参军。

事实上,即便是没有出路的人,也不愿意参军。

作为营长,叶振邦心里很清楚。那些新招募的士兵中,绝大部分都是因为地方武装部将招兵指标下达到了基层,每个村镇都得招到足够多的兵员,结果“被参军,即便是少数几个主动参军的,也有这样那样的原因,而且大多数都是与基本生活状况有关,比如有两个来自叶振邦老家的新兵就是因为家庭贫困,下面还有弟弟妹妹,而报名参军能够拿到一笔几千块的津贴。

叶振邦没有抱怨什么,其他几个老兵也没有抱怨什么。

不是他们没有想法,而是他们知道,如果在同样的情况下,他们也会想方设法的逃避兵役。

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的问题。

“这些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叶振邦打破了沉默,“朝鲜人有信仰,可他们连饭都吃不饱,更不可能像我们这样,闲得没事的时候还能讨论国家大事。既然大家都睡不着,我们就找点事情做。诸葛,你去吹集合号,让全营官兵都起来,先跑十公里,把身子跑热了,再说别的。”

“现在!?”诸葛宏彦有点不相信的看着叶振邦。

这才凌晨两点半,正是大家睡好觉的时候。如果不是战争突然爆发,失眠的郭暧红又正好在收听广播,大伙都在床上躺着呢。

“紧急集合还要等到天亮吗?”叶振邦一边说着,一边脱下外套,“军官也不例外,我们要做好表率。跑完了,连排长都到这里来,到时候也应该有更多的消息了。小郭,你留在这里,继续收听广播

郭暧红赶紧点了点头,非常乐意的接受了这个安排。

叶振邦没再罗嗦,率先小跑着离开了军官娱乐室。见到营长这么积极,其他老兵也不好抱怨什么。再说了,对老兵来说,在半夜跑上十公里根本算不了什么。

第二章 积极准备

日着营地跑了几圈。()叶振邦摒弃杂念,思绪清晰了许多吐

诸葛宏彦追上来的时候,叶振邦才发现,全营的官兵都在后面,排着整齐的队伍,亦步亦趋的绕着营地跑圈子。

“怎么样,想透彻了吗?。

“想什朵?”叶振邦放慢步伐,让到一边,朝后面领跑的丁浩洋挥了挥手,让他带着队伍到前面拜

“你不是一直在想吗?诸葛宏彦也放慢了步伐。

排成两列的官兵从叶振邦与诸葛宏彦身边依次而过,虽然新兵的体能都不怎么样,有的甚至无法坚持跑完十公里,但是新兵的纪律性还不错,不管怎么说,黎卫东在四十四师当了几十年教官,对调教新兵很有一手。

“还能想什么?”等队伍跑过去,叶振邦才开口说道,“就算升了官,当了营长,我们也是冲锋陷阵的兵,至于为什么、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那就不是我们应该考虑、也不是我们考虑得了的问题

“总不能什么都不想吧?”

叶振邦笑了笑,在营地大门旁停了下来。

诸葛宏彦也停了下来,习惯性的掏出香烟,先给叶振邦点上了一根。

“军长才回来多久?。叶振邦坐到了门边的长凳上,“五天,还是四天?要说没有任何关系,恐怕谁都不会相信。”

“你是被”

“上面早就料到,我们还需要担心什么呢?”

诸葛宏彦笑了笑,给自己点上烟,说道:“如果你说的没错,我才要担心。”

着了眼副手,叶振邦也笑了起来。“担心,我们担心能有什么用?。

“不管怎么说,总得有点准备吧,是不是?”

叶振邦点了点头,说道:“这么说来,你也认为我们很快就会接到入朝命令?”

“你这是明知故问。”诸葛宏彦坐到凳子另外一端,“军长的能力。我们都很清楚。如你所说,上面肯定早有所料,知道朝鲜半岛局势不稳,很快就会爆发战争,所以及时调整了部署。问题就在这里,如果打算守住本土防线,就应该派一个更加务实稳重的将军过来,而不是派一个擅长进攻的将军来掌握大局”小

“军长只是军区参谋长

“有区别吗?”诸葛宏彦笑着摇了摇头,“两年前,沈阳军区司令就应该换人了,到现在还没换,摆明了架空放在哪,主事的不是参谋长就是政治委员。现在是战争时期,政治委员影响不了军事决策。基本上由参谋长说了算。别的不说。军长过来之前,什么事情都搞不定,军长一来,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