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 (第1/4页)

驻扎在熙川附近的集团军有二十一个师与独立旅,包括第八摩托化步兵师与第二十一独立装甲旅。另外还有十九个二线步兵师。总兵力超过二十四万。

驻扎在慈江道北部地区的集团军总共有十五个师与独立旅,包括第十装甲师与第十一独立装甲旅。另外还有十三个二线步兵师,总兵力大约十六万。

这三个集团军全部编在第一集团军群之内,由黄真尹统一指挥。

再往后。还有遍有四十三个二线步兵师的第二集团军群。

因为咸境北道与两江道还有部分残余的朝鲜人民军,所以第二集团军群的部分兵力正在向东北方向运动。

把这两个集团军群全部算上的,韩军部署在前线地区的兵力有近百集之多!

除此之外,韩国还武装了一支规模不菲的朝鲜伪军。

战争爆发前,朝鲜有一百多万军人,而在战争期间被歼灭与逃入中国的不到四十万,还有少数逃入山区当了土匪,其余大多向美静联军投降。

几十万俘虏,绝对是件麻烦事。

遣散这些战俘的话,他们回到家乡能不能填饱肚皮都是个问题。要是连饭都吃不饱,谁能保证他们不会造反?

盖马高原那面的那支匪军就给美韩联军制造了不小的麻烦。

再多几十万土匪,美韩联军就别想进军中国本土了。

全部关在战俘营里也不大现实,几十万战俘,需要多大的战俘营啊。

因为没有料到朝鲜人民军这么脆弱,韩军的准备非常不到位,所以战争结束的时候,至少有半数战俘被关押在韩军征用的船只上。这些船只停泊在距离海岸线数千米的海面上,每个战俘都只有一个仅能躺下的空间。

为了解决战俘问题,韩国当局成立了“新军”。

也就是朝鲜伪军。

这支由投降的朝鲜人民军官兵组成的军队已经超过了二十万人,而且还在不断增长。让伪军上前线作战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他们的任务就是守卫后方交通线,对付盘踞在山区里的土匪。用朝鲜人民军去打朝鲜人民军,显然是个好主意。

至少能够减轻美韩联军的战争压力。

如此算起来,聚集在北纬四十一度线以北的美韩军队超过了一百三十万,而且很有可能在短期内超过一百五十万。

面对如此强大的,鸭绿江北岸的中**队却只有六个集团军。

这其中,还只有没有再,“品凶第四十集团军编制宗整,其他五个集团军的减员币用忧一成以上。

相对而言,第十五集团军的情况还算好的了。

六个集团军。在满员的情况下,只有大约二十万官兵。

即便算上武装警察部队、地方民兵等等准军事力量,鸭绿江北岸的兵力也不会超过五十万。

五十万对一百五十万,谁也不会乐观。

当然,这不是叶振邦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营再次重建。回来的二十多名官兵全部得到重用。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各部队都在前线,所以无法像上次重建那样,从其他部队抽调老兵小只能就地提拔。

二十多个老兵全都成了军官。是军官的则晋升一级。

即便如此,这二十多人,也最多只够分到连排一级,甚至不得不任命几个刚刚分来的新兵当代理排长。

因为人手实在有限,所以叶振邦只留下了诸葛宏彦,把其他人都分了下去。

准确的说。是诸葛宏彦无论如何也要留在营部,不肯下基层。

安排好这些事情。叶振邦以处理阵亡官兵人事档案为由,在二十日回了趟军部。他本来想借此机会见见屠正富,把三营的装备问题落实下来。结果屠正富没有在军部。去地方处理军需物资的事情了。

让叶振邦没有想到的是,他在军部见到了从沈阳赶来的罗耀武。

“听说,你们是最后一批撤回来的?”“多亏几个朝鲜老乡帮忙。不然我们也回不来。”

罗耀武点了点头,请叶振邦坐了下来。“黎卫东跟我提到过你们营的情况,你们在安州与朔州打得很顽强,表现非常突出。有没有想过,跟我回军区司令部?”

“回军区?”

“这是我的个人请求,不算命令,你好好考虑一下。”

“军长,我不是参谋,也没有上过军事院校”

“这些都可以补嘛,而且战场就是最好的学校。如果没有本事,你能活到现在?”罗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