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部分 (第1/4页)

关键问题是,如果想深入一点的话,就能发现,不干掉这八个日军师,康平县就很难守住。守不住康平,仅仅守住彰武,又有什么意义?

要知道,对罗耀武来说,彰武只是通往吉林的大门,而康平是通往吉林的必惊之路。

日军拼了命的攻打康平,而不是与美军联合攻打彰武,就是想从此进入吉林,把彰武的中**队丢在身后。

康平一丢,吉林与黑龙江的夏粮与秋粮就别想了。

到不了冬天,罗耀武手下的几百万军民就得饿肚皮。

反过来看,如果猛打日军,丢掉了彰武的话,照样得不到吉林与黑龙江的粮食。

这才是罗耀武真正需要面对的难题。

可以说,打到这个时候,头脑仍然非常清晰的帕特里奇抓住了罗耀武的要害,让他在战役决策上陷入两难境地。

“我们的存粮还有多少?”

“最多坚持到八月底,如果省着点用,组织民众种些快熟的蔬菜,并且守住防线,也许能坚持到九月底。”

“就这么点了?”

叶振邦点了点头,说道:“这些都是运下去的,就算现在把战区内收刮一遍,也就坚持到秋收。”

罗耀武叹了口气。

这个意思就是,如果秋粮收不上来,冬天就别过了。

后方那是别指望了。开春后,全国都在闹粮荒,一些偏远地区甚至出现饥荒。为了不让饥民四处流窜,扰乱国家秩序,一些地方甚至出动了军队。因为东北是产粮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少,所以这边的情况还要好一点。

“妈的,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叶振邦稍微迟疑了一下,说道:“军长,自己的收不上来,就去抢敌人的。”

“抢敌人的?”罗耀武皱起了眉头。

“抢日军的粮食。”

“哦?”

“上次石磊磊回来,我跟他聊了一下,听他说,日军把物资全部囤积在沈北新区。”

罗耀武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

“具体情况,石磊磊也没说清楚。他们袭击了一支日军辎重部队,逮住了几个军官,问了一番就杀了。”叶振邦苦笑了一下,说道,“不过这也很好解释,日军一直向着向吉林与黑龙江进军,那边又没有海路,加上日军主力集中在沈阳这边,所以日军先把粮食运过来,再发往前线。沈北新区是前往铁岭的必经之地,又有铁路干线通过。日军在那边屯粮,也很正常。”

“确实如此,我还没想到呢。”

“隔得这么近,一口气就打过去了。”

“还能干掉冒进的六个日军师。”

叶振邦立即点了点头,说道:“福田康夫被我们逼得走投无路,连夜派部队北上,派来的肯定是沈北新区的驻守部队。日军肯定会从沈阳调兵北上,只是需要时间。如果我们动作够快,能抢在日军立足未稳的时候打下沈北新区。”

“你小子,就想着抢粮。”

“没办法,肚皮打,一顿吃不饱就饿得慌。”

罗耀武大笑了起来。“去,把参谋都叫来,我要重新部署兵力。”

叶振邦立即拿起电话,通知主要参谋来会议室。

既然沈北新区有日军的军粮,罗耀武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七十万日军,肯定需要很多粮食。说不定,连美军的军粮都在那边。算上来,近百万美日联军怎么也得准备五十万吨粮食吧。再说了,美军的生活水准一向非常高,还得解决占领区内几千万人的吃饭问题,至少得把几百万沈阳市民安顿好。如此一来,美日联军囤积在沈北新区的粮食应该在一百万吨左右。

这是个什么概念?

就算罗耀武手里有五百万官兵,一百万吨粮食也足够支撑四个月。省着点的话,也许能够坚持半年。

加上夏粮,撑到明年春天就不是问题了。

当然,前提条件是得把这些粮食抢过来。

要想抢粮,动作就得快。

只要有个风吹草动,让日军知道中**队的意图,就算沈北新区的日军不堪一击,也会在中**队赶到之前烧掉仓库里的粮食。

既然要快,就得出动主力部队。

问题是,罗耀武手里还有主力部队吗?

显然没有!

那就只能从正在作战的主力部队中抽调一支出来。

第十六集团军肯定不行,这支部队离沈北新去最远。第六十五集团军也不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