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 (第1/4页)

太傅府内,沈括与沈庆之皆在门口焦急地等着。见到陈襄抱着不省人事的沈连城回来,二人又惊又吓地迎了过去。

沈括当即阴下脸来问陈襄:“我孙女儿怎么了?怎么是你送她过来?”

“身上有伤,晕倒了。”陈襄并不多做解释。

沈庆之已上前,要从他怀里接过沈连城。他知道自己身份尴尬,也便放手了。

“尊太公,若不是奴来太傅府报信的途中遇到陈国公,陈国公早早地赶过去,女公子怕是要被李家的人打死了。”玉荷见沈括看陈襄不善,忍不住解释一句。无论如何,今夜之事,她是感激他的。

听了她的话,沈括也只能掩了眼底的敌意,大方地向陈襄拱了拱手:“多谢了。”旋即他便转身,进了门。

青菱玉荷向陈襄委身以礼,也跟了进去。门房关上了太傅府的大门。

陈襄看着沈庆之抱着沈连城的身影在逐渐变小的门缝里越行越远,心里头万般滋味。

沈连城醒来之时,萧氏就坐在她的床边,而沈括和沈庆之,一直守在外室。

她一醒,萧氏便心疼得流眼泪了。沈括和沈庆之闻声进屋,脸色也十分阴郁。

“你祖父这回可真是看错人了。”萧氏不免埋怨。

沈括没有做声,脸色越发地难看了。

“并非祖父看错了人。”沈连城忍着身上的痛楚,喃声道:“站在他们的角度,我倒能理解。让我意外的不是旁人,而是……”她的目光,幽怨地落在沈括脸上,不禁问:“祖父,是我把他变成这样的吗?”

沈括自然知道,她口里的“他”,是指李霁。他的孙女儿与李霁才成亲多久?大半年还没有。可跟随着他们的,总是一桩接着一桩的不太平事!不能说是他的孙女儿让李霁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但也不能说,跟她绝无关系。

“是祖父没有想到这一层。”

两人的结合,其实从一开始就暗藏了许多不顺遂的因素。或许沈连城经得起,李霁却经不起。而李霁经不起,也是情理之中。在这场关系中,他本就处于弱势。

“那还能怎么办呢?”萧氏叹了口气,“我头前过去一趟,想必亲家夫妇,尔后是不敢再苛待阿蛮的。李世子那边,”她转脸看向沈连城,语重心长道,“你就不要与之计气了。他跟我说,无颜面对你。看得出来,他对你还是有情的,只是做的事,稚嫩了些,毕竟年纪还小。”

沈连城低眸,没有做声。

屋中一直没有说话的沈庆之张了张口,却是欲言又止。

“好了,歇着吧!”沈括发话,站起了身。

萧氏于是扶沈连城躺下,亲为她掖了掖被子,嘱咐两句,也便随了沈括的步伐。

“妹妹莫要多想,一切,看李世子明日表现。”沈庆之离开时,温和地宽慰了一句。

沈连城点头,勉强地笑了笑。

她其实也没想好,明日该如何面对她的霁郎。(未完待续。)

第214章:打起精神(加更第二弹,终于写舒服了)

翌日一早,开国郡公府果然来了人。李威和顾氏都来了,却唯独没有李霁。

李霁没有来。

面对沈家人的震惊,顾氏足足解释了三五次,“霁儿染了风寒”,这才让他们亲自来将沈连城迎回去。

顾氏进到沈连城住的房间,向她说了好一番好话。当然,句句好话,都不失他们占的道理。

“昨夜之所以对你用家法,那也是气糊涂了。听得霁儿因为姊姊的事儿向你下跪,我跟你大人公就气疯掉了,哪里晓得是霁儿那个不成器的,一听自己姊姊出了事,就失了方寸……”

“跟我们回去吧?”顾氏说着牵起沈连城一只手。

不巧,这只手恰是挨了鞭子的手。

白皙的手背上,一道醒目的殷红,看得顾氏愣了神。

沈连城心里,突然觉得可笑极了。她抽出手,当真笑了一下,话语里却是:“阿母都来接我了,我还能不回去么?”

但她,回不去了。

既然他的霁郎无颜面对她,在这唯一一次与之修好的机会里,选择了退缩,那她……就任他去吧!倒是枉费她一夜无眠都在说服自己原谅!这难道不是一个笑话么?

不过,顾氏听她说会跟自己回去,当即高兴不已。原本以为,儿子没来,儿媳是不会跟她回去的。她不禁盈盈是笑,夸道:“儿媳真是好气量!儿媳不气了,我跟你大人公就放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