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1/4页)

事实上,这个设想当时的确有很多不足之处,最主要是工程的成本过高,运送海水的成本也过高,另外,海水进入内陆存在着大规模土地盐碱化风险。

不过,在有了张伟提供的小型核聚变原子炉技术,也就是可控核聚变成功之后,这些问题统统不是问题。

众所周知,核聚变的原料是氦3,每燃烧1千克氦3便可产生19兆瓦的能量,100吨的核燃料氦…3就可以满足地球上1整年的能源需求,而国家正在制造的嫦娥七号宇宙飞船载重就超过500吨,也就是说,嫦娥七号只要去月球运输一趟氦3,就可以满足地球上5年的能源需求,从这些数据也可以看出,只要核聚变发电站普及,电力成本必然降低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有了如此低廉的电力成本,海水淡化的成本也会大幅降低,就可以将海水直接淡化之后,再将淡水引入华北,西北,治理沙漠、沙尘暴,彻底改变华北、西北地区的恶劣生态环境。整个工程的建设工作完全可以由智能机器人来施工,它们不需要工资,只需要廉价的电力能源,而且可以24小时任劳任怨的工作,工作能力又强,这可以大幅降低工程成本。至于运送水的成本,根据计算,把一吨水提升到1280米海拔(预定高度),需要耗电6。4度,这个成本放在以前来看是有点高,但是现在则不值一提。

因此,“海水西调”工程现在完全可以全面实施了。

不仅如此,这个工程还可以加大。我国北方从东向西依次分布着八大沙漠,它们是: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毛乌素沙漠、库布齐沙漠、乌兰布和沙漠、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前我们拿这些沙漠没太大的办法,但是现在完全可以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充分利用浩瀚的渤海之水把这些沙漠全部改造成耕地或者居住区,这相当于为国家新增了好几个省的土地,有了这么多土地,全国人口再多十亿,粮食也完全能够自给自足,这完全是利在千秋的壮举。

除此之外,我国完全可以建造大量海水淡化工厂,提供廉价的淡水,彻底解决我国各大城市所面临的缺水问题。

不得不说,在有了张伟提供的小型核聚变原子炉技术之后,以前很多看起来在近期难以实现、或者在很多人看起来是痴心妄想的设想,现在都可以实施,这就是科技的力量,这就是张伟所带来的改变。

对此,张伟表示很淡定,这些工程和他以后准备实施的星球改造相比,只是小case。(未完待续。)

第255章 宇宙飞船完工

两天后,张伟带着两个配备了武器的机器人保镖走出了科研楼,驾驶防弹飞行车,前去首都参加粮食战略会议。

到达之后,立刻有工作人员迎了上来,领着他前往会议现场,一路上,几乎所有人都主动跟他打招呼,而且都是一脸笑意,他也热情的回应着,虽然他一个也不认识!

来到会议现场后,张伟依然是众星捧月的主角,是当之无愧的焦点人物。没办法,张伟现在在国内就是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想低调都不行!

没过多久,会议正式开始,与会专家纷纷献计献策,各种方案层出不穷。

有专家说,要利用国家现在的影响力,开展粮食外交,确保世界粮食大国对我们的供应。

有专家说,要研究出更高产的农作物,同时在化肥等生产要素方面加大研发力度,确保粮食的亩产量稳步提高。

有专家说,要加大在海外购买农地的力度,在海外种植粮食,然后运回国内。

有专家说,现在的太空技术已经足够发达了,完全可以在太空中安装无数面巨大的反光能力很强的镜子,将太空中的阳光反射回地球,延长农作物光照时间。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来产生营养,并且把养分运输到植物顶端,延长光照时间,就可以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而且这些安装在太空中的镜子还有很多用处,比如说让城市处于24小时光照中,打造真正的不夜城;给寒冷的北方反射足够多的光线,让北方变成凉爽的秋天或者炎热的夏天;甚至还可以作为武器使用,无数面镜子同时将太阳光反射~到敌国的某个城市,就可以让这个城市同时承受九个太阳甚至十八个太阳的威力,这绝对是战略级别的武器。

……

张伟感觉很无语,大家几乎把所有能考虑到的方案都考虑到了,他准备提出的方案也被大家提前说了出来,弄得他没方案可提了。

还好,他依然有事可做,因为他在这次会议中还有一个顾问的身份,负责从技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