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 (第1/4页)

在科学家们的掌声中,张伟来到了主~席台上,开口说道,“关于捕获小行星的技术,我去年就提起过,那个时候我认为要五年时间才能成功,不过在发明了核聚变发动机后,我利用超级计算机模拟后发现,大概只需要一年的时间,未来科技公司就可以成功做到。

我们将在小行星上安装大量核聚变发动机,同时用大量宇宙飞船拖拽,再合理的利用太阳以及行星的引力,推动小行星向火星移动。

当我说到这里的时候,肯定会有很多人担心,大量小行星的移动以及火星的质量变化会对太阳系的脆弱平衡造成影响,甚至让太阳系垮掉,影响到地球。

不过,请大家放心,未来科技公司已经准备好了足够多的超级计算机,在改造火星的过程中,我们会进行详细的计算出每一克质量对太阳系的影响。”

台下的科学家闻言,纷纷面露震惊之色,未来科技公司的技术,提高的也太快了吧,完全不能用常理来推断!

这时,张伟走下了主~席台,杨启海接着说道,“用小行星撞击火星,增加火星的重力,这是第一步,而第二步就是快速对火星加热,使其升温。小行星的撞击产生的巨大能量会提高火星的温度,但是这还不够,我们还要用核弹来轰炸火星的南北极,核弹可以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热能辐射,起到加热火星的效果,同时融化火星南北极被冻住的二氧化碳,使大气层变厚并加热水,从而在火星制造温室效应,进一步提高火星温度。

至于大量核弹爆炸可能会造成核冬天的问题,我们在用超级计算机进行模拟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现。而且我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分批投放核弹,如果发现有可能会造成核冬天就立即停止,然后启动备用计划,建造一面使用聚酯薄膜材料制造、直径为250公里的太空之镜,布置在距离火星21万公里远的地方,将阳光反射~到火星上,提高火星的温度。关于太空之镜,我也已经和张博士沟通过了,张博士说这对未来科技公司来说,在技术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其实,在给火星加热的过程中是不需要核弹的,但是在杨启海和张伟沟通的过程中,张伟认为可以用这个办法来消耗掉大量地球上库存的核弹,让地球更安全一点。

话音刚落,台下的科学家纷纷讨论起来,这又是大手笔啊,丢完小行星丢核弹,简直就是要把火星往死里折腾。话说回来,火星上现在没有人类,想怎么折腾都可以,至于火星上的微生物,人类还会管它们的死活?

这时杨启海又开口了,“在进行了第一步和第二步后,火星上的温度升高了,又有了大量的水资源,我们就可以开始第三步,增加大气浓度,改变大气成分。大家都知道,火星上的大气稀薄,只有地球上的百分之一,而若要水保持液体形态,这个数字至少需要提高到30%。

另外,火星大气中的主要成分则是二氧化碳,所占比例高达95。32%,而氧气只有0。15%,在大气中还有大量的尘埃颗粒,这完全不适合人类生存。

所以,我们要增加火星的大气浓度,增加大气中的氧气含量。我已经拟定了一份火星大气改造方案,由于内容太多,现在就不细说了,稍后我会将资料上传到共享空间,大家可以去下载。”

大家纷纷点头,示意杨启海继续说下去。

杨启海顿了顿,接着说道,“第四步是建立火星表面生态环境。我们可以选择培育能促进光合作用的菌类和苔藓,在火星上逐步开展植树造林。光合作用使二氧化碳逐渐变成氧气,进一步培育出能释放更多氧气的超级植物,加快火星上氧气的增长速度,逐步改变火星大气的组分。其实,第三步和第四步是相辅相成的,也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另外,未来科技公司在培育太空植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目前也正在用基因技术培育适合在火星上生存的菌类、苔藓和植物,进展很顺利,预计可以在一年内取得突破。”

“第五步是在火星上构建一个完整生态链,有动物,有植物,有微生物,维持生态平衡,让火星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星球。同时建立火星农牧业,形成农副食品自给。”

“第六步是进行生产,建设能源和原材料工业设施。”

“第七步是盖房子,建设人类生活基础设施,这个时候,我们人类就可以搬到火星上住了。”(未完待续。)

第298章 改造地球不是更容易吗(求订阅)

“关于我说的这七个步骤。第一步,也就是移动小行星带的小行星撞击火星,增加火星重力。未来科技公司可以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