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 (第1/4页)

“武侠啊,”某人不屑地笑了一声,“那种东西,说得不客气点,算是文学中的垃圾吧。”

另一人反驳道:“武侠不能归类到文学中。最多就是一种快餐似的文字,不具备任何营养价值。”

“我不能苟同你们两位的看法。说得不客气点。我根本就觉得你们的看法是垃圾。”那个自称看武侠的显然被围攻激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说道,“武侠小说也在陈述观点,也能赋予意义,为什么不能被称作文学?你们看西方美学,看苏格拉底柏拉图。ok的,没有任何问题,可是我看武侠,也有自己的收获和总结。实际上,我今天能坐在这里,就是受到古庸生武侠的影响。”

“古庸生,炒作现场写作的那个人?”

“你们看过古庸生,了解那件事的始末?”

“不好意思,没时间和精力关注这些娱乐新闻。”

“那就贸然扣上炒作的帽子,是不是跟康德的理性注意不符合呢?”

“好,我们不说这个,你说你是受到古庸生影响,那你具体说说他是怎么影响你的?”

“海选的题目还记得?”

“礼物嘛。”

“是的,《白马啸西风》看过?”

“听说过。”

“那肯定也知道里面的一句名言,那些都是很好的东西,我偏偏不喜欢,听说过吧?”

“嗯,又怎样?”

“你们不必把自己隔得太远,既然你们知道这句话,又记得我们的海选题目,怎么会没有想到他们之间的联系,什么礼物是最好的,你们想过没有,如果不喜欢,高楼大厦,黄金万两也不要,如果喜欢,一个小瓶子也宝贝得不得了,就这么一个道理。”

“浅白,略俗。”

“当然,对你们这些文青来说,肯定小白。”

“你说谁文青,你说谁文青,你才文青,你才文青,你全家都文青!”

……

坐在不远处的柳敬亭听得乐不可支,他对别人对武侠有偏见这件事没什么看法,即便在彼世,通俗文学的崛起都经历过漫长的岁月,更遑论这个世界?

让柳敬亭感到搞笑的部分是,那个被说文青的同学居然会有这么大反应,好像文青和王八蛋、混账有什么联系似的,这真是一个不解的局面。

在柳敬亭看来,文艺创作者最忌讳画圈圈,分门派,当初学宋词的时候,他就对豪放派、婉约派这种划分产生过质疑,比如婉约教主李清照一样写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放诗句,而被尊为豪放派代表的苏东坡写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辛弃疾更是吟唱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类的句子。

所以,强行画圈圈的行为,都是给自己的阅读体验找不自在,通俗武侠可以不小心承载人生大意义,高洋上传统文学偶尔也yy得不能行。

柳敬亭吃完饭的时候,几人的论争也接近尾声,经过一系列的辩论和讲道理之后,大家的分歧——当然是更加地不可调和。

……

食堂的论争尚未结束,评委办公室也起了一次争议,不过和食堂的情况不同,评委办公室的争论持续了几分钟后,立即取得了罕见的统一。

柳敬亭的《项链》,再次被评为第一!(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路第一(下)

若不是胡坚表现得太过跋扈和唯我独尊,连这次短暂的争议都完全可以省去。

十六篇比赛文章刚一收上来,胡院长饭也不急着去吃,直接调出柳敬亭的手提开始审稿。

非常直接的文章名——项链,没做任何引申。倘若是别的选手用这个名字,犀利的胡院长可能会觉得对方起名的水准实在乏善可陈,但是用这个名字的人是在海选时展露惊艳一手的种子选手柳敬亭,效果自然大不相同,可谓于简洁中见内蕴,于平实中见非凡,甚至能隐隐感觉到作者用此名时的淡定和自信,已然达到大巧不工的境地。

题材仍是短篇小说,背景仍是西方世界,行文仍是平铺直叙……实际上,刚看完第一段,胡坚就在等结尾处的逆转,他自己也是边读边猜,看到项链丢失的时候,甚至脑补出一个阴谋与财富的故事,比如作者在结尾处忽然写一句,伏来士杰太太拿着两条项链,阴冷地笑道:“又钓了一条。”

这样的结尾不仅有逆转,还有讽刺。

带着这种阅读期待一路看下去,到结局处,先是苦笑,然后是暗暗惭愧,然后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