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 (第1/4页)

“文化产品承载着价值观。他们那边畅销的书,到我们这边同样畅销,他们的电影到我们这边就是大片,就是轰动,反观我们,即便是像韩朔这种顶尖的国内畅销书作者,海外版权也卖得不是特别理想,不怪有人骂我们跪舔西方文化,崇洋媚外,我们确实不够争气。唯一遗憾的地方在于,在这部分叫骂的人群中,还有部分是盗版观众和读者,不知他们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振振有词的底气来自什么地方?”

柳敬亭无声而笑。深知文艺工作者对盗版的深恶痛绝,在彼世界。许多外国名家点名封杀中国的翻译版权。其中就包括前段时间刚去世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他曾愤怒地放出狠话,一百年内不把作品版权卖给中国,后来经过国内出版人长达20多年的不懈努力才最终获得了作家正式授权。

“我们缺乏世界级的作品,”陆艺筹黯然感概道,“缺乏像《阿q正传》这种能触碰全世界人们灵魂的作品。”

柳敬亭哑然失笑。随即道:“陆总这个铺垫做得又大又长。”

陆艺筹也笑起来,道:“我是觉得可惜,被《人民文学》抢先了。”

“这……”

“噢,绝对不是责怪。我知道你们比赛的流程,只是纯粹地感叹,想着如果没比赛这档事,我可以用那篇文章回击一下我的那些国外合作者们,哈哈,当然是玩笑话了。”

所有的玩笑话都掺杂着三分真实,柳敬亭听得出陆艺筹的遗憾,也能推测出国内文化人对外交流时的忍辱负重,想了想,道:“之前跟伊水安聊天,让我想起一个故事,篇幅应该跟《阿q正传》差不多,就我自己感觉,世界范围的接受度应该会更高。”

陆艺筹精神一震,道:“什么类型的书?”

“可以算是童话。”

“类似《舒克和贝塔》这种?”

“完全不同的风格,可以认为是献给大人们的童话,不几日,我把稿子递过去吧。”

柳敬亭说的是自然就是被誉为全球阅读率仅次于《圣经》,发行量逾五亿册的《小王子》。

敲定这个意外之喜的话题之后,两人的谈话不可避免的来到合约的问题上,柳敬亭知道陆艺筹的顾忌,主动开口道:“我想做一个自己的杂志,虽然目前还只是构思,但是这个想法从很早就有,挥之不去。”

“明白,”陆艺筹答得也算干脆,“我大概猜到了这一点,当初跟你聊合约的时候,就有这个心理准备,实际上,跟你的这次合作,你给我们带来的价值远远超过我们的付出。”

“还有给你们造成的麻烦,”柳敬亭笑道,“这个还是要抱歉。”

“我们已经习惯了。”陆艺筹自嘲道,“即便以后你自己做杂志,我们还是有很多可以合作的地方。”

“是啊,肯定少不了各种问题要请教。”

“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且,我自己也有一个期待,想亲眼鉴证一下你跟薛慕亮的交锋。另外还有件事,这段时间已经有好几家工作室和影视公司来谈《云海玉弓缘》的版权,想知道一下你的意思,是继续跟星月谈还是……”

“这次你做主吧,星月那边已经在忙《白发魔女传》,估计还有一段时间,接着还有《七剑》和《楚留香》,他们应该也不想囤积这么多同类型的项目。”

“那行,我这边做主挑一家,到时知会你一声,走改编合约流程。”

“好。”

……

柳敬亭是“蓄谋已久”,念想已经十分清晰和强烈,而且他知道这种事情越拖越不好解决,直截了当地说出来反而是最适宜的方式。

陆艺筹放下电话,也是感触良多,放走这么一棵摇钱树,他不会不心疼,按照原本想法,想走个拖字诀,最后可以像跟韩朔和伊水安那样的方式进行水到渠成的合作,不料柳敬亭居然如此直接,毫不拐弯抹角,十分坦白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使得自己酝酿许久的种种手法无法施展。

相比于兴趣广泛的韩朔以及一心追求文字之真谛的伊水安,也只有天赋与智慧毫不逊色的柳敬亭能跟薛慕亮进行一番彻底的战斗。

虽然惋惜,但是也保持期待。当初薛慕亮横空崛起,不由分说地把自己这一批老人家踩到脚底,这口气至今没有尽出,如今好不容易出了一个柳敬亭,当然希望能借他的手,好好修理一下那个让自己受尽窝囊气的薛慕亮。

尽管最近几次新书连续被古庸生超越或者秒杀,但是不得不承认薛慕亮及其鼎世文化依旧强大如昨,甚至是胜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