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页)

希望听听各路高手们的高见,期待开悟,交流学习。

最后,谨向舞秋风先生致以由衷的敬意!

回复:

舞秋风 :读完老师酣畅淋漓的书评;激动不已。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老师读书之细;分析之透彻都为秋风日后的写作带来了难得的帮助。

我一直有个片面的观点;写字的或疑似写字的人都有一股酸腐气;这种气其实就是没有安全感;不愿意或者说不敢把自己的作品承受公众的点评。对此秋风甚为不屑;因此走上一条众多朋友难以理解的道路……在博客上签名售书。

我弱智吗?不知道把书找个书商一扔就得了。我在意的是把这次写作有个我个人认为满意的句号;那就是在博客上建立自己的读者群;在读者面前聆听最直接的点评。

难啊!呵。。。。。邀请200个好友;有100个同意。给100个"同意"发纸条;99张纸条变成了六月雪;可毅力不就是磨出来的嘛;老江湖了怎能被这点冷落打垮。呵呵。。。

数量的增加决定质的变化;这不;年后那没有变成飞雪的纸条中就有了若干朋友支持的身影与言语。也有了老师这样专业人士热心细致的点评;这不就是秋风写作的七九河开;###燕来;九九艳阳天嘛。。。

这就是我写作目前最大的乐趣与成就感。再次感谢老师的支持;祝您工作顺利。 。。

爱情本来就奇妙

爱情本来就奇妙

——读博友舞秋风小说《爱情骆驼》有感

梦萦

网博一年多,陆陆续续加入了不少的圈子,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当属《小楼风雨》博客圈,之所以留下印象是因为圈子里集聚了不少文人墨客,拜读他们的博文总有获益匪浅之感。舞秋风这个博名就是在《小楼风雨》博客圈中知晓的,他的小说《爱情骆驼》也是在他的博客中知晓的。由于工作繁忙上博客时间有限,也偶尔前去读一读舞秋风在博客中贴出的小说《爱情骆驼》章章节节,读了几篇被小说主人公小波对爱情的执着所吸引,感到在博客上看的不完整,较费时间又累眼睛,正好舞秋风出版了这部小说《爱情骆驼》,于是得之。

当我在单位收到舞秋风手签名的这部小说时,如获至宝,放下了案头工作,一头栽倒在小说里,下班放在包里回家草草吃过晚饭继续读,当我读完这部小说时已是凌晨了,和衣小睡一会儿,早上又去单位开始工作,忙完了一天工作,又想起了舞秋风这部小说《爱情骆驼》。

其实,书看了这么久,也早已有写一点儿东西的必要了,可这敲击键盘的手总觉得沉沉甸甸的,迟迟未能落下。今日下班端坐在书房里看着写字台上放着舞秋风的小说《爱情骆驼》,如果不写点什么,如哽在喉,不吐不快。

思绪辗转回到小说的情节里,回到舞秋风那用心血凝结的故事里。

单从小说的标题来看就知道是一部言情小说,正像片头语说得那样:“单纯的爱情,不一定有幸福的结局,不幸福的结局,一定是因为有着不单纯的爱情。”舞秋风在接受阿里巴巴网站安安访谈时曾说:“无私的付出,那是爱的升华。请注意不要把我说的爱情与婚姻联系在一起,这是两个概念。”歌德也曾说过:“把恋爱和婚姻区别开来,而且区别在于:恋爱对于他是结婚的探求,而结婚则是获得了的、完成的恋爱。”

因而,舞秋风在这部小说里,叙述的是追求爱和与被爱的主题,我们在小说里,并没有看到从恋爱步入婚姻殿堂的结局,看到的是追逐探求爱的过程,作品的耐读性就仅于此。而且主人公小波是国家改革开放时期,出现的“打工一族”,贴近社会,贴近大众,贴近人心。对打工者来说,好像在叙说他们自己的境遇,亲切自然,毫无浮躁雕琢之感,这也是小说受欢迎的因素之一。虽然小说描述的是“打工”阶层,可见作者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饱蘸深情笔墨,通过人物境遇的描写,表现出舞秋风对爱情主题的深刻理解和诠释,男人对爱的执着。

人有贫富高低之分,可爱情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追求爱情的权利,谁不渴望美好的爱情,可爱情对于人来说又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爱了就爱,说不出为什么?而且爱得痛彻心扉,铭心刻骨,无私而执着。且不说大华对小波爱情的背离,小波对大华的爱,足以让人感动得泪流满面。

小波:“1978年甲日生人。中专毕业后进城,人很实在,办事泼辣。加之形象秀气因此工作上比较顺风顺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