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1/4页)

滑跃的好处是很多的,可以让战机更加大载荷起飞,活塞飞机的机体虽然轻盈,但是作为舰载机的鱼雷轰炸机或者是JU87这样的飞机,那这个滑跃起飞就非常重要了。

这个滑跃起飞效果到底如何,还要等齐柏林号造好了以后进行航海实践才知道效果。

至于防空炮火,齐柏林的数量堪称世界之最,齐柏林的37毫米和20毫米防空炮都布置在船舷的两侧,就像人的耳朵一样伸出船体,这种布局可是有两个好处,第一是不占用航空母舰宝贵的空间,另外一个好处就是这些防空炮的炮口可以对准水面,也就是说这些防空炮的俯角达到负三十度,千万别小看这个俯角,齐柏林两侧的防空炮可以攻击距离自己一百米以外的水下物体,比如鱼雷什么的。

舰船最怕的就是鱼雷这种大杀气,就算是卑斯麦级的战列舰,他的装甲厚度达到了三百八十毫米,也是扛不住几颗鱼雷的,何况是航空母舰这种薄船体了。敌人空袭大型舰船,一般也是使用鱼雷这种武器,这么多防空炮火对着发射来的鱼雷挡截射击,绝对是被击毁攻击而来的鱼雷,至于水的折射问题,只要稍加训练即可,德国海军的素质可不差。

水下的威胁减少了一大半,然后就是来自空中了,齐柏林那刺猬一样的防空火炮,会让来空袭的敌机知道什么叫火网,当然从空中砸落的航空炸弹是没有办法挡截的,问题是这需要敌机能飞到齐柏林航空母舰的上空才行,并且轰炸的高度要保持的2000千米以下,高空轰炸是很难命中目标的,特别是移动中的舰船。

……

C

第138章 王后反对

经过这些改造的齐柏林航空母舰完全符合李默的要求了,接下来就是训练和实践,反正德国又没有使用航空母舰的经验,完全需要李默他们自己去摸索,这样也好,李默可以跟着一起学习海军的相关知识,关于海军的一些知识也有海军学院派来的专门教官负责教授,李默只需要管理好手下的那些刺头就可以了。

时间飞快,转眼之间就是一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李默一直和手下的那些混蛋在齐柏林航空母舰上训练,根本没有时间外出,等李默稍微空点的时候,“B航舰”的学员又抽调来了,雷德尔和邓尼茨很满意李默因为忙碌不在去惹事的表现,这一千多号人又在李默手下训练,这下李默可是管理着两千五百多人了,那更没有时间去外面闲逛了。

李默不出门,可是愁杀了有的人,那就是戈林和海德里希,戈林的身体越来越差,他不能在等了,他必须要李默尽快出来,恰好有个机会把李默给引出来。德国还有几天就要在慕尼黑和英国展开谈判,戈林和海德里希两人通过运作,让希特勒下令李默回柏林参加慕尼黑的谈判,李默本来就在德国统帅部做个参谋,这个命令那是在正常不过的了。

接到命令的李默把训练的任务交给了史蒂芬,自己就连忙赶往柏林。史蒂芬是谁,就是哪国差点被绑在椅子上看别人XXOO,然后在让人用鸡毛刷他JJ的那个史蒂芬,结果因为斗殴让史蒂芬逃脱了惩罚,现在他成了李默的左膀右臂,这小子的军事素养不错,被李默医治服了后,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李默一回柏林,一封秘密电文就发向了英国。

英国巴黎军情六处:辛克莱上将很快就收到了这份刺杀昂得特·克虏伯的电文,但是辛克莱上将的身体已经被诊断出有癌症,所以很多事情都是他副手孟席斯代理,这件事情也不例外。

军情6处第二任处长辛克莱海军上将任职14年之后,于1939年11月4日因患癌症去世,随即由其副手斯图尔特·孟席斯接任。孟席斯抛弃传统的刺探情报观念,把目光投向了刚刚接管过来的政府密码学校,决心依靠对密码学校的利用,从截获和破译德国电报中获取情报。他果然如愿以偿,布莱切利庄园破译人员获取的“厄尔特拉”(超级机密)为英国赢得最后的胜利立下了奇勋,德国海军在历史上处处失利,与此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张伯伦已经为这件事情与孟席斯商量过几次了,经过分析,李默的现代化战术思想和对前瞻性武器的设想是十分超强的,如果李默只是一名普通的德国军官,的确不值得英国的军情六处出面刺杀,但李默是克虏伯公司的唯一继承人,克虏伯公司的军火生产是整个世界之最,那么这样的人物对英国的将来就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威胁,除掉昂得特对英国的将来就有莫大好处,所以张伯伦决定执行这个刺杀计划。至于张伯伦是如何与德国方面联系的,孟席斯这个军国间谍头子就完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