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2/4页)

万、几百万就足够了,所以,其拍的电影尽管票房数据看起来不多,但几乎都是赚钱的。

不过,从《小武》开始,贾樟柯很多电影,根本就是没有拿到国内的电影许可证,也没有批准他去海外参赛。

屡教不改的情况下,也是上了国内广电的黑名单,其拍的电影不少,但几乎没有一部在国内正规影院上映过。

若换王启年处于贾樟柯的位置,应该趁着国际上的名气还值钱的时候,向国内影视行业的主管部门低头认错,态度诚恳一点,配合一点,拍一点国内能上映的电影题材,能够获得国内市场票房之后,可能是前途无量的。

不过,这年头流行的就是叛逆,你叫我不这么干,我偏要这么干,就是现在不少中二文青们的心态。等到未来心态成熟,不那么二的时候,已经骑虎难下,转型已经很难了。

再加上,贾樟柯在海外还有一点市场,能赚钱饿不死的情况下,也觉得没有必要迎合国内的审核政策了。

从这一点来看,王启年觉得贾樟柯挺二的——专门跟人民币过不去!

不过,换句话来说,贾樟柯从海外拉投资,在海外上映赚钱。而拍摄电影基本都在国内,等于是在国内投资和消费,给国内一些圈内人士提供露脸走红的机会。对于同行的导演而言,他也是与世无争,不会与别人抢国内市场的好人。

……

《小武》这部电影来源于贾樟柯早年写的一篇小说,而这部电影能够筹资拍摄,主要是香港摄影师余力为的功劳。

当然了,余力为也是刚刚出道不久,能力是有限的,仅能拉到20万元的投资。这笔投资,一般导演是很难将之拍成像样的电影。

不过,贾樟柯却是非常用信心,因为,他的口号的:“一块钱当十块钱花!”

能喊出这个口号,说明这个剧组是很抠门的剧组。

剧组众人的片酬,少之又少,拍片是地点选择在山西汾阳,是贾樟柯老家,一个很破很穷的中部小县城。

剧组十多人,住最便宜的旅馆,吃廉价的盒饭。一天在吃住方面,预算压制在500块钱以内。

此外,摄像机方面,是余力为提供,省去了一大笔租金。剧组的片酬什么的,大多数是友情价。最贵的片酬,男主角、女主角也不过几千块钱的片酬。

1块钱当10块钱用。20万元的投资,要拍出200万投资的效果。

这样的成本控制的能力,也就是抠门的技术,让王启年觉得挺值得效仿的。

因为,电影也是一项投资,即使的文艺片,其实也是希望有投资收益的。很少有电影投资者和导演,一点也不在乎票房。能将1块钱当10块钱用,绝对比10块钱当1块钱用的导演,产生的投资收益率更佳。

对成本控制,也是有效避免亏本的方式!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十五章 在《小武》中跑龙套

其实,《小武》一开始的名字很长很长——《靳小勇的哥们儿胡海梅的依靠梁长有的儿子:小武》。

直到准备拍的时候,考虑到片名太长,容易把观众雷倒,所以,开头的那一连串的标题被抹掉了,只剩下简洁的两个字——《小武》!

而除了王启年之外,包括导演贾樟柯在内,谁也不会意识到《小武》这部电影将会成为一部大红大紫的电影。

这个大红大紫,并不是说票房,而是拿奖拿到手抽筋。从欧洲横扫到亚洲,拿了一堆著名的电影奖项。在大量奖杯荣誉的刺激下,媒体不要钱的给其卖力宣传,票房成绩不好统计,先后在十多个国家的院线上映,肯定是赚钱的。

《小武》这部电影里面,主角梁小武是中西部的小县城里面以偷窃为生,穷、厚脸皮,这就他的性格写照。电影开头,梁小武上了公共汽车,售票员找他要车票钱,但他却厚脸皮不给,将几毛钱的车票赖掉了。而且,还贼眉鼠眼的打量车内环境和乘客,估计也是想要找机会偷钱。

下了车后,听别人说以前的哥们小勇从国外归来,发了一笔财。之后,小武回家看电视的时候,看到了电视上报到靳小勇即将举办婚礼的消息。

当然了,靳小勇以前也是小偷,出国之后,就跟小武断绝了联系。当然了,现在的小勇,其实也是靠着钻空子走私香烟和开卡拉ok赚钱。但因为纳税不菲,而被当地视为“遵纪守法”的企业家。

梁小武尽管自己身无分文,但看到了好友结婚,还是出去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