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 (第1/4页)

他转身大步走出帅帐,帅帐外围着近百名将领,一齐向他围拢上来,崔君肃深深吸一口气,高高举起敕令。

“作为监军御史中丞,作为前军长史,我要告诉大家一件事,圣下已经下旨,要求停止攻打平壤城,接受高句丽王的投降,结束战争,但你们的来大将军却抗旨不尊,一定要与圣旨对抗到底,他愿意背负拥兵自立的罪名,那你们呢?”

崔君肃的话让所有将领一片哗然,他们谁也想不到来护儿竟然到了抗旨不遵的程度,而且作为监军的崔君肃竟然说出了拥兵自立狠话,问题严重了。

这时,来护儿大步从帐内走出来,厉声喝道:“我来护儿几时要拥兵自立,崔君肃,你休得血口喷人!”

“大将军,现在你拥兵在外,可以独占高句丽称王,圣上下敕令给你,你也毫不理睬,你自己说吧!究竟是什么企图?”

“我是为了让高句丽真正投降,绝没有其他念头!”

“朝中没有人会相信你!”

崔君肃缓缓摇头,“你不能牵连别人,让将士自己来选择。”

他对所有将领喊道:“愿意违抗圣意,跟随来大将军攻打平壤之人请举手!”

大帐外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举手,来护儿急了,大喊道:“攻下平壤,活捉敌酋,彻底战胜高句丽,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所有后果我来承担,和各位无关!”

这时,张铉和宇文成都不约而同地举起了手,但除了他们两人,其他将领没有一人举手,来护儿深深失望了,竟然只有两人支持自己。

这时,崔君肃又高声道:“遵从圣意,接受高句丽王投降,支持我崔君肃的人,请举手!”

慢慢地,一个一个大将举起的手,所有将领都保持沉默,但都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除了宇文成都和张铉,他们两人几乎是同时转身离去了。

来护儿向后踉跄退了两步,仿佛一下子变得苍老了,良久,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

发生在大业十年初秋的平壤决战,最终使大隋取得了第三次高句丽战役的胜利,但此时大隋内忧外患,已无力将高句丽灭国,隋帝杨广最终采纳了裴矩的方案,接受了高句丽的投降。

由于平壤决战惨败于隋军,以渊太祚为首的主战派失去了支持,渊太祚闭门不出,不再过问军政事务。

婴阳王高元夺取了主导权,他任命大对卢权桓为全权代表,向隋军请降,答应隋王朝一切条件,高句丽向大隋王朝纳土称臣。

叛逃高句丽的兵部侍郎斛斯政已兵败当天畏罪自杀,高句丽交出了他的人头。

来护儿也因疲劳过度而病倒,由周法尚暂时接替他的军权,隋军在休整十天后便正式班师回朝,至此,第三次高句丽战争结束了。

.......

【历史上,来护儿因抗旨不遵差点被杀】(未完待续……)

第0126章 借刀杀人

进入秋季,随着高句丽战争结束,也随着炎炎烈日逐渐远去,天气变得秋高气爽,洛阳街头又变成热闹起来,这天中午,南市内人流如织,摩肩接踵,喧闹异常,随处可见挑担民夫和满载货物的牛车。

在骡马行的拐角处走来几人,是五六名魁梧高大的家仆簇拥着一名身材瘦长的男子,男子约三十余岁,皮肤苍白,双眼细长,脸上有些浮肿,一脸困倦的样子,正是宇文述的长子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在草原虽然没有完成任务,但也没有被父亲责骂,宇文述只是让他自己反省,他哪些地方做得不如张铉,为什么张铉能成功,他却以失败告终?

宇文化及只反省了两天,便恢复了从前的风流无度,开始加入寻花问柳的行列,力捧洛阳名妓黄蝶儿,把父亲敦敦教诲置之脑后,宇文述心中生气,却又无可奈何,他决定转变管教方法,给宇文化及找些事情做。

骡马行内弥漫的臭气让宇文化及难以忍受,他捏着鼻子骂道:“你们眼睛都瞎了吗?快点找!”

家仆们东张西望,旁边陪同宇文化及一起来的幕僚许印暗暗摇头,他能感受到宇文化及的满心不情愿,老将军和他苦口婆心谈了一个上午,他竟然还是没有半点感悟,这个宇文化及真是一个顽固不化的愚夫。

许印是关中雍县人,出身富户,从小被誉为神童,才华横溢,十年前参加科举,中了头榜前十,但因为他身材矮小。其貌不扬,被吏部不喜,当了三年的候补却始终没有入仕机会,令他心灰意冷。

恰好此时有人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