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 (第1/4页)

另一人肯定就是裴小将军了,裴副将的公子,武艺绝伦,号称飞鹰军第一将,如果不出意外,他必然也会是偏将。

张铉点点头笑道:“大家猜对了,左偏将为尉迟将军,统帅虎贲两团,右偏将为裴将军,统帅骁龙双团,另外他们二人的校尉之位,由曹嗣宁和王匡接任。”

几人一起站起身行礼,“愿为将军效力!”

裴行俨的脸略有发红,眼睛闪亮,他从军三年,累功升为校尉,但他心里明白,在父亲手下他已经到顶了,如果再继续跟随父亲,他很难有出头之日,但跟随张铉,便立刻被提升为偏将,这让他心中欣喜万分。

张铉又请韦云起站起身,对众人笑道:“韦先生是我们的长史,所有军务都由他负责,大家可要尊重一点,否则韦先生大笔一挥,大功就变成小功了。”

众人一阵哄笑,纷纷起身给韦云起行礼,韦云起心中暗暗感激,他其实只是幕僚,兼出任长史之职。

但张铉却把这个兼职去掉了,直接任命他为长史,若被兵部知道了,张铉会有麻烦,但张铉却根本不在意兵部,这份诚意就足以让韦云起感到一种知遇之恩。

张铉最后指着参军刘凌笑道:“刘参军大家都很熟悉,不过从今天开始,刘参军兼任司马,大家要称呼刘司马,记住了吗?”

刘凌有些手足无措,这个任命来得太突然,他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虽然他多多少少有点不太舒服韦云起出任长史,那原本应该是他的职务,但韦云起的资历和才能摆在这里,让他无话可说。

不过张铉也没有忘记他,居然提升自己为司马,这可是军中仅次于长史的第二文职高官。

刘凌又惊又喜连忙起身道:“多谢将军厚爱!”

张铉笑道,“当初若不是刘司马拦住众人去阊阖门,今天我们也不可能相聚在这里,刘司马的功劳我可是记住心中。”

刘凌心中感动,那件小事张铉居然一直记得。

这时,张铉又对众人道:“今天的任命暂时就这么多,不过相信随着我们军队壮大,从三千人变成一万人,变成三万人之时,在座各位都会被称为将军,张铉虽然是用贤之人,但也是念旧之人,所有跟随张铉出生入死的弟兄,我绝不会亏待。”

众人心情激动,一起躬身行礼,“愿为将军效死命!”(未完待续……)

第0168章 离而间之

深秋的寒意总是来得极快,一夜之间树木都染上白霜,田野尚未枯黄的叶子也冻得打了卷,在经历几场寒潮后,大业十年的冬天悄然来临。

算起来,张铉的军队在齐郡驻军已经近一个月了,他们已渐渐融入了飞鹰军,无论装备、训练和后勤供给等等方面,都和飞鹰军没有什么区别。

这也和张铉低调配合有直接关系,尽管张铉有独立成府的特权,但他除了军队将领任免权外,其余权力基本上都放弃了,飞鹰军也完全接纳了这支半路加入的军队。

寒风中,浩浩荡荡的三千飞鹰军正沿着官道一路奔跑,这是张铉军队的传统,用长跑的方式锻炼体力,每天从位于历城县的军营跑到五十余里外的章丘县,再调头跑回来,大约一百里左右。

刚开始有些士兵不太习惯,跑得筋疲力尽,抱怨连天,但跑了二十几天后,所有士兵都渐渐习惯了这种高强度的训练方式。

中午时分,三千士兵跑回了军营,张铉骑马刚进军营,一名张须陀的亲兵便奔过来喊道:“张将军,大帅请你去帅帐,有要事相商。”

“知道了!”

张铉翻身下马,将缰绳扔给了士兵,快步向张须陀的大帐走去。

大帐内,张须陀正站在一幅地图前沉思着,张铉在门口道:“大帅找我吗?”

张须陀回头看了他一眼,连忙招手,“快请进来!”

张铉见帅帐内有几排三三两两的小胡凳,便笑道:“看来我错过了一次议事。”

“这倒没关系,就是关于发动冬季攻势的计划,我再和你说一说。”

自从朝廷任命冯孝慈为清河通守后。齐郡北面的威胁便解除了,再加上张须陀得到了徐圆朗的三万石粮食和十万贯钱,有这些钱粮做底气,张须陀便决定发动冬季攻势,彻底剿灭盘踞在东莱郡和高密郡的十几万匪兵。

张须陀用木杆指着东莱郡一处山峦道:“这里是蹲狗山,也是左孝友军队的老巢。大概有十三万乱匪聚集,比较有战斗力的军队约五万人左右。”

他又指着高密郡道:“孟让的老巢在胶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