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部分 (第1/4页)

这时,萧瑀站起身对众人道:“一直以为苏相国是模棱两可之人,从不得罪人,今天关键时刻苏相国挺身而出,敢于直言进谏,他才真正的国之柱梁,让我等惭愧,虽然天子震怒,但徐州危局却没有解决,诸位可愿意与我再去见圣上,商量解决徐州危局之道。”

众人都默默无语,这个时候谁还敢再去见圣上,兵部尚书卫玄叹口气道:“萧相国说得对,孟海公再次造反,兵部难辞其咎,我愿与萧相国同去。”

萧瑀又向其他人望去,却没有人再肯应和,裴矩缓缓说道:“现在圣上正在气头上,很难让他采纳建议,不如等他消消气再去劝他。”

萧瑀心急如焚道:“现在已经快到下朝时候,如果再不定下来,就会拖到明天,可徐州危局一刻也不能再等,拖这一夜,危局就可能蔓延到谯郡,兵贵神速,必须今晚就连夜出兵。”

萧瑀不再多说,回头对卫玄道:“卫尚书,我们走!”

两人快步向御书房走去,裴矩望着他们走远,不由摇了摇头,治标不治本,出兵又有什么意义?(未完待续。)

第426章 江都征兵

御书房内,杨广的盛怒已经消了一点,他今天召开紧急军国政务议事是想解决徐州的危局问题,没想到苏威却把事态扩大,开始挖他的老底,让他怎么能不恼怒万分。

但恼怒归恼怒,徐州问题怎么解决,却又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他负手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却一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办法。

这时,有宦官在门口低声禀报,“陛下,萧相国和卫尚书求见!”

卫玄来得正好,杨广也正要派人去宣他,他点点头,“召他们进来!”

不多时,萧瑀和卫玄匆匆走进御书房,躬身行礼,“参见陛下!”

杨广哼了一声,“赐坐!”

两人目光迅速对望一眼,他们感觉到圣上的怒气消了不少,这是一个好兆头。

两人坐下,萧瑀给卫玄使个眼色,让他先说,卫玄笑道:“陛下,微臣和萧相国求见,是想和陛下商量一下如何解决徐州局势。”

杨广脸色更加缓和一点,他点点头,“两位爱卿是做实事之人,不像苏威只会空谈,说一堆废话,问题却解决不了,你们说吧!有什么好的建议给朕?”

“陛下,当务之急是出兵,必须要尽快截断孟海公向东进军的势头,微臣建议,可按轻重缓急,分两路进军。”

“何为缓,何为急?”

“陛下,目前距离下邳郡最近的军队是琅琊郡的三千驻军,驻军就在临沂,主将叫陈海石,陛下可下旨让他出兵进攻东海郡,那里是孟海公老巢,他核心将士的家眷都在东海郡。孟海公必然会回兵东海。”

“这是围魏救赵!”

杨广点点头,“办法倒不错,但兵力太少,只有三千人,不会有什么效果。”

“陛下他的任务疾就是给第二路军争取时间,牵制住孟海公四五天足够了。”

“那第二路军又是哪里?”

“陛下。第二路军要么是张须陀的军队,要么是江淮张铉的军队,他们距离徐州都差不多,都是劲旅。”

杨广沉思片刻,却没有立刻做出决定,他又缓缓问道:“那么;;;;;应该还有第三路军啰?”

“正是!”旁边萧瑀接过了话题。

杨广和卫玄都向他望去,萧瑀有些急切道:“张须陀在对付瓦岗,张铉在全力对付杜伏威,都不能长久分兵。所以必须要派一个经验丰富大将,集中兵力去剿灭孟海公。”

“那么派谁去?宇文述吗?他已经快不行了。”

“微臣不是指宇文述,卑职推荐屈突通。”

杨广摇摇头,“屈突通在平定西海郡的吐谷浑叛乱,他不可能分身。”

“那张瑾如何?”旁边卫玄提议道。

“张瑾资历倒是足够,不过经验方面有些;”萧瑀含蓄地指出了张瑾的不足。

“就让张瑾去!”

杨广有自己的想法,张瑾右屯卫大将军的位子做得太久,该动一动了。

停一下。他又道:“张须陀和张铉都不用出兵,继续做他们本分之事。第二路军可以让裴仁基去,他在东路围攻瓦岗并不得力,让他去牵制孟海公。”

萧瑀暗暗叹息一声,自己和卫玄提出的两个人选圣上都没有采纳。

大业十一年八月初七,杨广任命大将军张瑾为徐州招讨使兼御史大夫,出兵三万杀向彭城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