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部分 (第1/4页)

高士达冷冷哼了一声,“难道我们飞过去吗?”

他转身便向城下走去,孙连环连忙跟了下去,“卑职只是建议。如果有机会的话”

这时,高士达停住脚步,前面几名老者在拦路哭喊,见他出现,几名老者挣扎着要爬过来,被一群亲兵拦住。高士达眉头一皱,“发生了什么事?”

“大王,给我们做主啊!”

几名老者哭喊道:“军队强占了我们的房子,把我们几家人赶出来,我们露宿街头,无处可去!”

高士达回头向孙连环望去,孙连环苦笑道:“实在没办法,我们需要房子安置伤兵,只能占一些民宅了。”

“给他们每家一顶帐篷!”

高士达吩咐一句。转身便走了,后面传来几名老者不依不饶的哭喊声,令他一阵心烦意乱,县城实在太拥挤了,要是隋军用投石机攻城,或者火攻,他们连躲避的地方都没有。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奔来。低声道:“大王,探子回来了!”

“带他们到军营来。”高士达快步向军营走去。

军营位于城西。占据了县城三成的空地,饶是如此,军营还是只能容纳八万军队,还有几万军队只能到民宅区寻找驻地,由于控制不力,精力过剩的士兵将民宅区闹得乌烟瘴气。居民苦不堪言,一片怨声载道。

中军大帐内,一名探子校尉向高士达禀报道:“我们看见了两批粮车,每批大约数百辆车,还有骡车和马车。另外青州军正在附近村庄征集运粮大车,我们问过沿途一些店铺,他们确实没有看见军队带着粮食辎重同行。”

高士达点点头,果然不出自己所料,张铉是因为粮食没有跟上才驻兵在连山镇,一旦粮食补足到位,他的大军必将北上。

高士达目光又注视在地图上,虽然他现在可以北撤河间郡,可问题是,一旦他北撤,青州军必将衍尾追杀,他同样会全军覆灭。

沉思良久,高士达回头问孙连环道:“你觉得我们迁往阳信县的可能性有多大?”

夜幕落下,一支三千人的骑兵从北门离开了南皮县,绕了一条远道,沿着永济渠向南方奔去

就在骑兵刚刚出城,便被青州军斥候发现,立刻有斥候紧急返回连山镇大营汇报。

连山镇以南三十里外便是连绵不断的丘陵区,一座座山峦虽然并不高大险峻,却也不是低缓山岗,山上森林密布,山下谷道纵横,一条条山谷便是南下的通道,盆地和谷道相间,分布着一片片农田和一座座村庄。

在靠近饶安县附近有一条二十余里长的谷地,谷地两边则是高大的山峦,森林十分茂盛,但山谷却宽约百丈,谷内路途十分平坦,一条清澈的小溪穿流其中,使这里成为南北官道必经之地,上午,一支由上千辆大车组成的运粮队正在谷地内休息,天气已经略有点炎热了,谷地尤其显得气闷,运送粮草的民夫个个抱怨不断,一边喝水一边用帽子扇凉。

这时,北方忽然传来闷雷般的轰鸣声,民夫面面相觑,不知道这是什么声音,紧接着大地开始颤抖起来,只见十几名士兵狂奔而来,大喊道:“快上山,骑兵杀来了!”

民夫吓得顾不上粮车,纷纷向山上奔去,只片刻便奔逃一空,山谷内扔了一地的粮车,不多时,数千骑兵疾速奔来,他们挥刀向粮车劈去,发现粮车内主要运的是马料,有黑豆,有铡碎的细料,粮食却很少,骑兵队很快便摧毁了粮车。

这支骑兵约四千人,正是高士达派出扰乱隋军粮道的骑兵,为首大将叫高无伤,是高士达的侄子,他负责统帅这支高士达最珍爱的骑兵队,骑兵队一路向南而来,这是他们摧毁的第二支粮车队,尽管都是马料,却正合高无伤的心意,他立刻令道:“先喂马,再把马料带走!”

骑兵们将一袋袋细料打开,让自己的爱马饱食一顿,又在小溪边喝了水,他们将黑豆放在马背上,黑豆煮熟后也是战马最爱的饲料,四千骑兵将饲料扫荡一空,随即一把火点燃了粮车,在一片浓烟中,数千骑兵又继续向南奔驰而去。

但他们只奔出十几里,意外却发生了,前面道路变窄,只见数百根巨木拦在谷道上,使骑兵无法通行。

高无伤心中顿时有一种不妙之感,他令十几名骑兵上前去查看,骑兵只走近数十步,忽然一阵乱箭射来,十几骑兵惨叫着中箭落马,紧接着鼓声震天,只见巨木之上和两边森林内出现了密密麻麻的隋军士兵,手执弓箭,张弓搭箭,对准了他们,骑兵顿时一阵大乱,纷纷后退。

高无伤知道中计了,立刻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