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部分 (第1/4页)

经引起士兵愤怒,使罗艺不敢再实施第三次削减。

罗艺负手在大堂上来回踱步。是否夺取潞水仓已经不是问题,他在考虑怎么夺取潞水仓。怎么才能用最小的代价击败李景夺取仓库。

其实办法不是没有,罗艺早就想好了对付李景的办法,只是一直没有实施,那么这一次他是否能尝试一下呢?

罗艺一直垂涎潞水仓并不是偶然,这座天下四仓之一的潞水仓存放着大隋王朝为攻打高句丽而准备的一半粮食物资。

仅粮食就有百万石以上,还有十万副以上的铠甲兵器以及战鼓、军旗、箭矢、油等等。另外还存放着数十万贯上好铜钱。

大隋王朝极为看重这座仓库,杨广就是因为对罗艺的不放心才派大将军李景前来坐镇潞水仓。

此外,李景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渔阳郡太守,但他基本不去过问渔阳郡政务。而是扔给了郡丞,尤其乱世到来,李景更加谨慎小心,恪守自己的真正职责。

潞水仓东北角,数百名工匠正在忙碌地修缮一段年久失修的仓城城墙,这是周长十八里城墙的轮换修缮,已经陆陆续续修缮了三个月,这次是修缮最后一段城墙。

李景带着数十名士兵正远远望着几名工匠忙碌地修砌青石,原本这次修缮准备放在半个月后修缮,但李景已经得到罗艺军粮不足的消息,他担心罗艺会偷袭潞水仓,便提前修缮仓城。

李景在几天前接到苏威、裴矩等老臣的信件,也得到了太后懿旨,劝说他效忠新朝廷,李景虽然也知道张铉立年幼的杨意为帝和李渊立杨侑没有什么区别,但他李景不在并州关陇,而是在河北,在张铉的势力范围内,所以与其投靠不靠谱的李渊,还不如接受太后懿旨,李景考虑再三,最终决定接受太后册封,升爵为北平郡公。

居然决定效忠新朝廷,那潞水仓的物资也就属于新朝廷所有,李景必须继续尽心尽职守住潞水仓。

这时,一名士兵奔跑过来,急声禀报道:“启禀大将军,渔阳郡陆郡丞派人送来紧急消息。”

李景一怔,立刻稳定:“送信人在哪里?带他来见我。”

片刻,一名从事被士兵带了上来,从事跪下哭道:“渔阳郡危在旦夕,恳求大将军救援!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高开道率领两千军队从北平郡方向杀来,已经攻破了巨梁县,屠杀了数千民众,现正向无终县杀来!”

‘高开道!’

李景吃了一惊,不是传闻高开道兵败后逃去契丹了吗?怎么会从北平郡杀来,难道是

李景忽然有点明白过来了,原来高开道是被罗艺藏匿起来了,这个该死的混账!

李景低低骂了一声,又急忙追问道:“我在无终县内留有一千士兵,陆郡丞有没有把他们组织起来?”

报信从事稍微犹豫一下,但还是回禀说:“启禀大将军,一千士兵已经组织起来了,但人数远远不够,陆郡丞恳求大将军前去救援,否则高开道就要屠城了。”

李景的脸色立刻露出一种古怪的表情,他似笑非笑地望着这名报信的从事,冷冷道:“我倒不知道无终县居然还有一千士兵,你能给我解释一下,是从哪里来的军队?”

报信的从事一下子呆住了,神情变得十分恐惧,他已经反应过来,自己上套了,他吓得跪下砰砰磕头,“大将军饶命!大将军饶命!”

李景蹲下了注视着他道:“你其实是蓟县过来的,对吧!”

“是是的。”

从事心虚地低下头,他忽然想到什么,又连忙道:“但高开道确实藏匿在北平郡,卑职愿意立功赎罪,恳求大将军饶我一命。”

“要我不杀你也可以,但你必须老老实实告诉我,罗艺为什么派你来?他为什么骗我去渔阳郡?”

“卑职地位低微,重大事情我不是很清楚,只是听到了一些传闻。”

“你先告诉我,你知道什么?”

“卑职是幽州军户曹从事,三天前罗艺令我们在涿郡征税,要求我们在一个月内强征十万石粮食,卑职觉得奇怪,就偷偷问了仓曹韩参军,才知道军粮只能支持一个月了。”

“这个消息当真吗?”李景厉声问道。

“卑职绝不会欺骗大将军,军粮确实不足了,其实两次削减军粮供应额度,大家心里都明白。”

李景点了点头,又问道:“说说你知道的传闻!”

“传闻传闻是李建成的军队在雁门郡击败刘武周,李建成即将率大军来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