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部分 (第1/4页)

三百名斥候拔出战刀冲上甬道,向城头杀去,和城头上冲来的数百名唐军激战在一起,苇泽关城内顿时一片大乱。

张铉就在等这一刻,他看见了关城上的混乱,便知道沈光已率军杀至,立刻令道:“速去通知罗将军,令他立刻大举攻城!”

命令迅速传到罗士信手中,罗士信也看见了城头上的战斗,憋屈已久的罗士信怒吼一声,“跟我杀上去!”

这一次隋军不再虚攻,三千士兵在狭窄的山道上列队成五队,高举盾牌向城墙浩浩荡荡杀去,五架攻城梯轰然搭上城墙,罗士信一手举盾,一手握他的大铁枪向上攀爬,城头上三百隋军斥候已经杀到城垛前,他们战斗力极强,个个能以一当五,杀得唐军节节败退,有力掩护了隋军的攻城。

没有了唐军士兵防御,罗士信一跃跳上城头,大吼一声,“拿命来!”

大铁枪一抖便向唐军主将李士才杀去,李士才逃跑已来不及,下城的甬道已被隋军斥候堵死,他只得硬着头皮挥舞大刀向罗士信劈去,只听‘当!’一声巨响,大刀被枪杆弹开,震得李士才双臂发麻,罗士信冷笑一声,长枪却丝毫没有减速,枪尖如一道白色闪电,一枪刺穿了李士才的胸膛,枪尖从后背透出,李士才大叫一声,当即毙命。

罗士信双臂一抡,将李士才的尸体高高挑起,扯开喉咙怒吼道:“城中唐军士兵听着,不投降者,这就是你们的下场。”

城中唐军士兵看见了主将的惨状,他们已无心恋战,城内数百士兵开启了西城门便向井陉山道中仓皇逃去,其余逃不走者则纷纷跪地投降,苇泽关大门缓缓开启,张铉一挥战刀,隋军开始列队向关内进军。

次日下午,两万隋军杀进了井陉的最后一座关隘,西故关,西故关内已空无一人,唐军一千守关士兵在得知张铉亲率大军杀来的消息后便弃关而逃。

随着苇泽关和西故关的沦陷,意味着井陉中最后的两座雄关被隋军攻克了,也意味井陉战略要道彻底失陷,并州的大门向隋军敞开。(未完待续。)

第666章 接受和谈

就在张铉拿下西故关的次日,尉迟恭也派人送来了攻下壶关的消息,滏口陉也同时被隋军拿下。

不过张铉的并州行动便止步于此,没有再继续深入并州腹地,他不会犯李渊的错误,虽然此时夺取除了太原以外的并州各郡对张铉来说是轻而易举,但没有足够的实力支撑,就算夺取并州他也守不住,迟早会被李渊夺回去,他关键要稳住河北以及幽州,只要控制住井陉和滏口陉,攻打并州随时可以进行。

两天后,房玄龄带着从恒山、赵郡以及博陵三郡招募而来的四千石匠抵达了西故关所在地的石艾县,石艾县位于井陉入口处,是一座人口不足两万的小县,县城居住人口也只有五六千人,城池周长约十里,从城池规模来看,这是一座极为不起眼的小县,但由于它扼守井陉的特殊地理位置,使这座小县具有了极高的战略价值。

张铉决定将石艾县改建成一座军城,至少能驻防六千士兵,原来的石艾县城墙低矮破旧,所以房玄龄带来数千石匠,就是为了将县城修葺巩固,并增高增厚城墙,使它变得易守难攻,成为隋军在并州的桥头堡。

城墙上,张铉负手望着太原方向,这时,房玄龄慢慢走了过来,笑道:“大帅准备何时攻打并州?”

张铉摇了摇头,“说实话,我也不知道。”

说到这,张铉淡淡一笑,“我想至少要等李渊替我把刘武周和宋金刚灭掉以后再说吧!”

房玄龄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这倒也不错,让李渊费心去做菜做饭,然后我们来吃现成的。估计他听到后要吐血了。”

张铉笑了笑,又问道:“军师上午想对我说什么,我看军师欲言又止,青州那边发生什么事了吗?”

房玄龄笑容消失,沉吟一下道:“确实出了一点事,不过不是青州。而是辽东半岛。”

“怎么回事?”

“大帅还记得我们拦截宇文化及,将驻扎辽东半岛的数百艘船只也调去淮水了吗?”

“我知道,这三百艘战船后来又回辽东半岛了。”

房玄龄摇摇头道:“问题就在这里,这三百艘战船返回北海郡了,周猛将军说,近万名高句丽士兵趁他们不在时攻占了回龙镇,并在回龙镇沿岸打下了阻船桩,无论回龙镇还是卑奢城都无法再泊船。”

张铉眉头渐渐皱起,高句丽迟早会对辽东半岛下手。这一点他也知道,只是高句丽在这个节骨眼上动手,这意味着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