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部分 (第1/4页)

“是吗?那我向参军道歉。”

裴行俨嘴上说道歉,却没有半点道歉的意思,宋正本转身便走,走到帐门口停住脚步道:“我再劝将军一句,现在是最好的机会,请将军不要让机会溜走。”

“我知道了,多谢参军建议!”

宋正本听他言不由衷,便摇摇头快步走了,裴行俨望着他走远,不由冷笑一声,随即对亲兵道:“把陈景将军找来!”

不多时,一名年轻的将领出现门口,躬身抱拳道:“末将参见将军!”

这名将领叫做陈景,是裴行俨从前副将陈旭之弟,陈旭在攻打张金称时阵亡后,张铉便将他兄弟陈景提拔为校尉,继续跟随裴行俨,南征北战,已累功升为虎牙郎将,是裴行俨手下的得力干将之一。

裴行俨沉吟一下道:“高句丽三万军队已经抵达柳城,杜云思将军说他们携带的辎重不多,没有看见攻城梯,也没有多少粮食,说明他们的辎重粮食是后面运来,断其军粮是取胜之道,我就把这个截断其后勤补充的任务交给你了。”

“卑职遵令!”

裴行俨站起身,走到一幅架在木板上的地图前,他指着地图对陈景道:“高句丽军在辽水的新城和辽东城各有一万人,并且储存了大量粮草物资,辽东军队的后勤补给必然来自这两座军城,但从最近的辽东城到柳城也要有四百多里,路途太漫长,所以我认为他们补给不会运输这么远,中间一定要用到中转站。”

裴行俨在燕城上画了个圈,“燕城正好在中途,那么柳城高句丽军队的后勤补给就是从燕城送来,对于你而言,你需要截断三条补给线,辽东城到燕城、新城到燕城,然后从燕城到柳城,明白我的意思吗?”

“卑职明白将军的意思!”

裴行俨点点头,“给你五千骑兵,你自己安排,但务必将三条补给线全部给我截断。”

当天晚上,五千骑兵离开了奚族的草原,风驰电掣般向燕城方向疾奔而去。

渊盖苏文这次从新城杀到柳城确实没有带多少辎重粮食,一方面是距离遥远,从新城到柳城有四百八十余里,携带辎重极不方便,另一方面是各种攻城武器都在辽东城,本来是由乙支文德的军队进攻柳城,新城只有少量攻城梯,不超过一百架。

另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父亲渊太祚与乙支文德和解,乙支文德答应给他后勤支援,那他们的补给线路就变成了燕城到柳城,相距只有一百二十里,补给队伍走一天一夜便可抵达柳城,大大缩短了运输距离。

也正是有了燕城为后勤支援,渊盖苏文尽量减少辎重,利于轻兵行军,他们只携带了必备的帐篷和半个月的粮食,在攻城武器方面,仅带了八十架攻城梯。

渊盖苏文并没有着急进攻,他在北城外观察了三天,他的探子在夜晚发现了布满南北城外的陷足坑,里面居然是淬有剧毒锋利竹签,这将渊盖苏文吓出一身冷汗,如果自己贸然进攻,将士们必然死伤惨重,渊盖苏文便打消了立刻大举进攻的念头。(未完待续。)

第703章 试探进攻

清晨,渊盖苏文在东城外视察,这里最大的问题就是地面凹凸不平,倒是是乱石深坑,重型攻城寸步难行,看得出,契丹并没有从东西两侧进攻,不过在进入靠近护城河约两百步后,地面变成平整起来,攻城的问题不大,更重要是,渊盖苏文发现东西两边的投石机并不多,远不像南北城墙那样密集。

渊盖苏文虽然在等待燕城送来的攻城武器,但他也极想知道隋军守城防御能力究竟如何,倒不一定要大规模攻城,试探进攻一次,摸摸隋军的底细倒是很有必要。

想到这,渊盖苏文令道:“传令第二停准备,半个时辰后攻城!”

这次高句丽西征军队主要来自于各地方军,基本以千人为一地方营,渊太祚又进行集中编制,以五个地方营为一停,五千人左右,相当于隋军中的军,首领称为都侯,下面有五营,每营主将称为千勇。

高句丽军队的兵器以矛为主,铜矛和铁矛皆有,他们身着皮甲,头戴兜鍪,战斗力十分强悍。

半个时辰后,东城外鼓声大作,五千士兵迅速集结,喊杀声不断从军队响起,杀气腾腾,与此同时,柳城城头上响起了低沉的号角声,大队隋军从四面八方向东城聚集,敌军从东城进攻的形势已经很明显了。

东城上的投石机确实不多,只有三十架,远少于南城的一百二十架,这是因为东城外无法行驶云梯等大型攻城武器,敌军无法组织大规模进攻,即使进攻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