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部分 (第1/4页)

绵延十几里的牧场上都是高句丽士兵的尸体,尸横遍野,血流满地,但高句丽军队也十分顽强,同样死战到底,隋军骑兵付出上千人伤亡的代价才最终击溃他们。

裴行俨浑身是血,坐在一块大石上生着闷气,众将谁也不敢劝他,这时,远处几名骑兵飞奔而至,有人向裴行俨禀报道:“陈将军派人来报信!”

“速带他上来!”裴行俨着实感到不安。

片刻,一名带着箭伤的士兵上前单膝跪下泣道:“启禀将军,我们被高句丽两军夹击包围,兄弟们死伤惨重——”

裴行俨眼前一黑,险些摔倒,两名亲兵连忙扶住他,半晌,裴行俨才稳住心神问道:“伤亡多少,陈将军怎么样?”

“三千军队伤亡大半,陈将军只带着千余弟兄突围出来,但他也身负重伤。”

这时,众将纷纷大喊道:“将军,我们立刻南下,踏平燕城!”

裴行俨摇摇头,叹息一声对众人道:“我要向宋先生赔礼道歉,然后再向大帅请罪!”

众人默然,这时,宋正本跟着几名士兵走了过来,裴行俨上前跪下抱拳道:“元庆乃愚钝莽夫,刚愎自用,不听参军之言,导致今日之败,元庆向参军赔礼道歉!”

宋正本听出了裴行俨语气中的悔恨,他连忙扶起裴行俨道:“我也有责任,没有力劝将军,有愧齐王殿下的托付,将军不必自责,让我们共勉吧!”

众将也纷纷上前道歉,宋正本不好意思道:“大家不必自责了,这只是小挫,局势还没有恶化,亡羊补牢,不晚也!”

众人面面相觑,顿时心中松了口气,只要还有机会就行,裴行俨连忙道:“请参军指点迷津!”

宋正本点点头道:“只要高句丽军队没有渡过辽水,我们就有机会,当务之急是要掌握敌军的一举一动,请将军加大斥候,在燕城外围刺探,其次是大军须移师燕城以东,准备全力拦截高句丽军队东撤,最后将军要写信告诉奚族,让他们集结兵力,不需他们来援战,只要他们集结兵力便可。”

“这是为何?”裴行俨不解宋正本的最后一句话的意思,众人大将也不解,眼中都充满困惑。

宋正本笑道:“我是担心渊盖苏文会向契丹求援,他毕竟是渊太祚的长子,契丹很可能碍于面子出兵,但奚族集结兵力后,就会让契丹酋长心生疑惑,契丹军也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众人恍然,都暗暗称赞宋正本高明,不愧是窦建德的第一军师,果然谋略过人。

宋正本又道:“但无论如何,契丹还是会象征性地出一点士兵,好给渊太祚一个交代,将军可让杜云思将军率本部在白狼山一带伏击契丹援军,契丹被击败后我们便可心无旁骛,相信一个月内,我们便可在辽水河畔全歼高句丽军队。”

裴行俨得了一次惨痛教训,他再也不敢轻视宋正本,宋正本说一句他答应一句,完全按照宋正本的策略去执行,随后,裴行俨又写了一封信给大帅张铉请罪。

正如宋正本所料,渊盖苏文和乙支文德在燕城会兵后,渊盖苏文立刻写了一封,派人去契丹送给契丹可汗大贺咄罗,请他看在自己父亲面上出兵与高句丽军队共击隋军,击败隋军后,两家共分辽东等等。

渊盖苏文和乙支文德都很清楚,燕城只有四万精兵,凭这四万精兵还是敌不过隋军骑兵主力和柳城的军队,他们只能坚守城池,以拖待变。(未完待续。)

第707章 挑拨离间

长安城,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缓缓停在了位于务本坊的弘文馆前,弘文馆其实是一座官方学校,专供贵族子弟读书,隶属于东宫,它的前身便是关陇贵族创办的武川府,不过李渊已经将武川府暗藏玄武火凤的一面清除了,变成一座纯粹的贵族子弟学堂。

弘文馆一般是设在东宫,因为太子也需要在这里学习治国之道,但李渊的太子李建成却不是一个久居深宫之人,既然李渊同意次子李世民开府招贤养士,自然也不能阻止李建成建立自己的僚属班底。

所以李建成便以东宫尚未修缮完成为借口,将弘文馆设立在权贵聚居的务本坊,这里实际上就是李建成的外府,李建成白天大部分时间都不在东宫,而在这里‘学习治国之道’。

马车刚停在弘文馆门前,一名侍卫便跑了上来,“这里是弘文馆,不准外来马车停泊,立刻离去!”

长安权贵所乘的马车都有自己的身份标识,或者灯笼,或者旗幡,而这辆马车什么都没有,侍卫当然不准他停泊。

跟随在马车旁边的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