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部分 (第1/4页)

浮桥恢复的十分顺利,仅用了一天时间,黄河上的浮桥便搭建到距离东岸约五百步之处,这个距离正好是河对岸弓弩和投石机无法攻到之处,这里已经搭建了一座的巨大的平台,就像一座临时栈桥码头,长长的栈桥从河西岸一直延伸到河中央,临时栈桥码头上前后左右都可以停船,长长的栈桥更是停靠船只有利之处,可以一次性停泊数十艘中型船只。

天还没有亮,无数工事兵正在栈桥上巩固桥体,李世民则亲自在栈桥上指挥士兵们加班加点造桥,他也心急如焚,昨天半夜,他接到了父皇紧急送来的敕令,只给他五天时间拿下河东城,如果拿不下,那就继续谈判。

李世民算了算时间,如果今天天黑前能抢滩河东岸成功,那他还有四天时间攻打河东城,以河东城的高大坚固,四天时间就想夺取它,谈何容易。

就在这时,忽然有士兵指着北方河面喊道:“殿下,那是什么?”

李世民急向黄河上游望去,只见河面出现了数十个小亮点,就像一簇簇火苗,正向他们这个方向漂来。

“不好!”

李世民大吃一惊,是隋军要用火船来烧浮桥了,他急声令道:“三千长矛兵立刻上浮桥!”

令如山倒,已在岸上集结等待的一支长矛兵冲上了浮桥,这时,火船距离他们已不到百步,所有士兵都看清楚了,河面上大约漂来了七八十艘筏子,筏子上点燃着熊熊烈火,显而易见,隋军是准备烧毁刚刚搭建的栈桥。

很多士兵脸都吓白了,惶然不知所措,但李世民却冷静下来,他已找到了应对之策,当即下令道:“水鬼下水,倾覆木筏!”

数十名水鬼跳入水中,奋力向燃烧的木筏游去,三千长矛手已经在栈桥上一字排开,手握长矛,准备阻挡木筏靠近浮桥。

水鬼在水中不断将木筏掀翻,燃烧的木头落入水中便熄灭了,最后只有十几艘木筏靠近浮桥,却被士兵用长矛顶住,随即赶来的水鬼也将这十几艘木筏掀翻,最终有惊无险地化解了隋军的第一次反击。(未完待续。)

第788章 再开谈判

几名士兵邀功一般将一艘木筏抬到李世民面前,“殿下,就是这只木筏!”

李世民走到木筏前,仔细打量这只筏子,只见它制作十分粗陋,用刚刚砍下的树木绑扎而成,李世民对身后大将们笑道:“张铉自诩天下水军第一,要是他看见自己手下扎这么粗陋的筏子,不知他会有什么感想?”

众人都笑了起来,长孙无忌躬身道:“应该是隋军水军都已南下,北方各郡的船只都已调去江都,卑职刚刚得到情报,从蒲津关向南都没有隋军船只,殿下,这是我们进攻的机会!”

李世民点点头,一叶知秋,从一只小小的筏子便可看出隋军并没有准备充足,至少他们的水军没有及时赶到河东城,李世民振奋精神令道:“传我的命令,大军开始渡河!”

命令下达,一百余艘中型船只开始在栈桥临时码头上停靠,第一批五千士兵在大将刘弘基的率领下,纷纷登上船只,船夫奋力摇橹,百艘中型大船如蚁群般向东岸驶去。

尉迟恭就站在黄河岸边,注视着唐军战船载着第一批士兵出发了,在他身旁,房玄龄轻轻摇着羽扇笑道:“看来那批木筏起作用了,他们真的以为隋军水师不在河东城。”

“军师,俺可以下令吗?”尉迟恭问道。

房玄龄点了点头,“既然对方已经出发,那我们也可以行动了。”

尉迟恭立刻回头令道:“令城头举火!”

不多时,河东城城头上燃起了烽火,浓烟滚滚,直冲云霄,尉迟恭和房玄龄也随即向东撤退。

河东城距离黄河只有一里,这一带两岸地势地平,是极好的渡河之地,唐军船只原以为会遭到岸边隋军的强烈反击,不料当船只纷纷靠岸,唐军士兵意外地发现河岸上竟然没有隋军的一兵一卒。

为首大将刘弘基也愣住了,先是蒲津关摆了空城,然后又是黄河东岸没有了防御,隋军的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难道真应了之前有人妄言,隋军在在蒲津关和河东城摆下了空城计。

刘弘基回头向栈桥望去,只见栈桥上站满了准备第二批渡河的唐军士兵,刘弘基心中疑惑,但眼前的局势不容他再考虑下去,他当即令道:“登陆!”

一艘艘船只开始靠岸,一队队士兵奔下大船,在空旷处迅速集结,大船随即调头又向栈桥驶去。

李世民却紧锁眉头,注视着河东城的滚滚黑烟,这显然是点燃了烽火,那么,河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