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部分 (第1/4页)

李春捋须笑道:“人贴着河底是可以潜水过去,但战马过不去,没有战马,突厥军队还有什么战斗力?”

这个创造性的想法令张铉点头称赞,“李尚书说得不错,突厥军队人马一体,没有了战马,突厥士兵什么都不是。”

他又看了看高耸的城墙,有点担心地问道:“下面的拱桥可承受得起上方如此沉重的墙体?”

李春连忙道:“殿下有所不知,微臣充分利用了互市仓库中的生铁,用生铁在城墙内做一个铁架,下面有八根粗壮的铁桩支撑,实际是铁架在支撑墙体,微臣不敢保证十年无恙,但至少能保证五年之内不会坍塌,三年后我们可以重修这座关城,那时微臣再用一年的时间来细细修建,便可以做到数百年安全无恙。”

张铉笑了笑,“只要能保证一年不塌,我们的计划就可实现了。”

这时,张铉忽然发现这座一里长的关隘竟然没有城门,他不由有些奇怪地问道:“城门在哪里?”

“殿下,城门在最东面,只有七尺宽,刚能容纳一辆马车通过,不过现在已经用一百余块巨石封死,等战争结束后,我们把巨石拖开,商队就能通过了。”

张铉点点头,他转身登上五丈高的城头,这便相当于后世的五层楼高,登高望远,可以看到十余里之外,视野顿时变得开阔。

虽然突厥在几年前曾收纳了万余名中原逃民,其中也有部分工匠,他们给突厥带去了攻城武器的制造方法,在制弓技术上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随着北隋的强势崛起,使得大量河北优秀工匠投奔青州而并非突厥,突厥的技术进步还是有限,五丈高的城墙使突厥军队很难攻打。

“殿下给这座城关起个名字吧!”

李春微微笑道:“城关已经快建成,却还没有名字,朝廷那边也不好备案。”

张铉想了想道:“这条商道既然叫做北虎谷,那么就叫虎谷关吧!”

李春和苏定方连连称好,李春笑道:“微臣明天就安排人制备关名,还恳请殿下赐墨宝一幅。”

张铉的书法虽然一般,但勉强可以见人,更关键是关名他若不题词,那谁敢越俎代庖?张铉便点了点头,答应了李春的请求。

这时,张铉忽然看见一里外有一道矮墙,这让他有点意外,当时他是担心城关在突厥大军到来前来不及修建完成,所以才决定先用泥袋筑一道矮墙,但现在城关已经九层完工,那道矮墙其实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但居然已经修建完成了。

“那道矮墙是几时修建完成?”张铉指着远处的矮墙问道。

李春连忙道:“回禀殿下,矮墙是三天前修建完成,我们只用了不到五天,参与修建的人数也不过千人,没有影响虎谷关的修建。”

“是用泥袋吗?”

李春摇摇头,“不是用泥袋,我们是用巨木和生铁搭成外框,里面再铺一层厚板,其中填满了河床上的碎石,上面再铺木板和栅栏便于士兵在上方防御,虽然不能和用巨石修砌的关城相比,同样坚固耐用,不是那么容易摧毁,即使突厥军队夺取,对他们也没有什么作用,但对于我们却防止突厥军队对虎谷关发动的偷袭。”

“最后一句话说到了关键点上!”

张铉欣然道:“无论是修建那道矮墙还是我们修建烽燧都是为了防止突厥军队的偷袭,这是突厥军队一向擅长的战术,相信他们同样会对我们使用,所以要考虑到各种细节,才能使我们从容面对突厥大军的偷袭和长途奔袭。”

旁边苏定方若有所思,低声道:“启禀大帅,卑职听说裴将军派了不少骑兵斥候去草原,现在草原虽然还有积雪,但已经可以行军,我们这里是否也可以派出斥候深入草原,一旦突厥人有风吹草动,我们的斥候便立刻能传来消息?”

张铉沉思片刻道:“元庆那边派斥候去草原是我的命令,但他们也只是去伏乞泊和定襄郡一带,东部草原是铁勒的地盘,一旦突厥大军来袭,会有人及时通知我们,所以倒没有必要派斥候北上,况且一旦遭遇狼群,斥候的损失就大了,我们不需要冒这个险,只要把烽燧建好,两百里外就有眼睛了。”

“卑职明白了!”

张铉又沉声道:“现在当务之急是训练军队,最多还有二十天,草原将春暖花开,那时,战争的风雨就要来临,抓紧一切时间吧!”

苏定方默默点头,张铉随即又对李春道:“卢龙塞那边虽然易守难攻,但也需要加强工事修建,烦请李尚书再去一趟卢龙塞,看看还有什么防御漏洞。”

“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