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部分 (第1/4页)

李神符坐镇江夏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官衙迁去江夏县,他专门拨款在江夏县大兴土木,重新在江夏县修建王府和官衙,工期三个月,就在李神符等着官府和官衙完工,他将搬去繁华的江夏县之时,江夏的战争爆发了。

残酷的现实使李神符忽然意识到了武昌县的重要,他立刻打消迁移去江夏县的念头,组织数万大军死守武昌县,好在县城内粮食充足,守一年也没有问题,而且城墙高大坚固,这让李神符稍稍有了点底气。

但武士彟的援军迟迟不来却令他恼怒万分,他不断下令催促武士彟立刻率军渡江前来武昌县,而武士彟则以无船渡河为借口,始终不肯渡江。

武士彟的两万军队驻扎在汉口,这里是汉水进入长江的河口,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其实武士彟也并不是没有船只,他也有一小队从襄阳驶来的货船队,由六十余艘五百石的货船组成,专门用来运送粮食。

此时,六十余艘货船就停泊在汉口附近的一处湖荡中,两万唐军就驻扎在岸上,汉口没有县城,只有一座不大的军城,只能容纳两千士兵,而两万大军便驻扎在汉水西岸。

军城上,武士彟目光复杂地注视着长江江面,受到战争的影响,江面上空空荡荡,连渔船也没有了,只有几艘隋军的哨船,那是在监视唐军的船只,武士彟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隋军的监控之下。

在武士彟身后站着十几名大将,他们都能感受到武士彟沉重的心情。

形势确实很难令人乐观,他们已得到消息,王世充的军队突袭襄阳,已经占领了襄阳郡,截断了他们的退路,而如果渡江南下,肯定会落入隋军的包围圈而被全歼,可谓前有虎后有狼,令他们进退两难。

这时,大将秦琼上前劝道:“武公,卑职觉得调头杀回襄阳倒是一条路子,至少我们有了借口,就算李神符弹劾武公,武公完全可以把反击王世充搬出来,让李神符无话可说。”

秦琼原是屈突通帐下的得力干将,是李世民亲封的八位骠骑将军之一,属于李世民的嫡系,却被李神符清洗,赶去汉东郡出任地方都尉,手下只有五百郡兵,这次武士彟出兵江夏,便将秦琼召回了大帐,同时被召回军营还有长孙顺德、侯君集和伍云召等大将,而老将殷开山已称病回乡了。

侯君集也劝道:“秦将军说得对,王世充大军已杀去南郡,襄阳郡的兵力并不多,我们正好可以杀过回马枪,如果能将王世充的军队一截两段,还能有利于唐军打通南襄道,武公,这是我们的机会。”

武士彟还是有些踌躇不定,其实他也想杀回襄阳,但他又多少有点忌惮李神符,他知道李神符是天子心腹,一旦李神符将江夏失守的责任栽在他头上,而李孝恭又动不了,最后他武士彟很可能会成为失守江夏的替罪羔羊。

武士彟沉默不语,就在这时,一名士兵上前禀报道:“启禀太守,长安有紧急鸽信送至!”

“快快拿给我!”

一名士兵上前,将信筒递给了武士彟,武士彟连忙打开,竟然是秦王殿下的手令,他匆匆看了一遍,不由拍了拍额头,“苍天开眼了!”

“武公,是什么消息?”众人围上来问道。

武士彟激动地对众人道:“是秦王殿下手令,令我们立刻回攻襄阳,配合他的大军攻打南襄道。”

这句话引起众人一片欢呼,他们坚决不肯从命南下,终于熬到了结果,武士彟当即下令,“传令全军立刻拔营,杀回襄阳!”

.......

就在武士彟北撤一个时辰后,从汉口发来的紧急鸽信便送到了张铉的面前,张铉正在大帐内和众大将商议攻城之策,罗士信刚说完武昌县的防御情况,一名亲卫便送来了汉口的紧急情报,张铉打开鸽信,心中不由微微一怔,他倒不是武士彟北撤而感到意外,而是他立刻意识到唐军即将发动南襄战役了。

事实上,张铉早就得到长安的情报,唐朝兵分两路进攻洛阳和南襄道,同时派人和自己谈判从荆州撤军问题,只是唐朝使者还没有到来,李世民的战役倒先打响了。

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一旦唐军打通了南襄道,将长安和襄阳连为一片,那么唐朝还会不会放弃荆州?

张铉摆摆手对众人道:“商议暂时停止,大家先回去,随时听我的命令。”

众将起身行一礼,便纷纷离开了大帐,房玄龄却留了下来,他看出了张铉心中有事,尤其那封鸽信,一定发生了重大军情。

“殿下,发生了什么事?”房玄龄低声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