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部分 (第1/4页)

崔文象又道:“但我需要提醒殿下,千万不要想着招揽李神符,那样殿下会给自己挖一个陷阱。”

李元吉脸一红,崔文象说中他的心思了,他就一直想着把李神通兄弟拉拢为自己一派,他连忙问道:“为什么不行,我感觉李神通很多立场都和我一致,他又手握军权,如果他能支持我,那我大事可济!”

崔文象却摇了摇头,“殿下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天子把降兵交给李神通,而不给李孝恭,这里面其实是有原因的,我相信李神通很忠心于天子,现在殿下之所以得到天子重用,不就是因为殿下在天子眼中没有夺嫡的野心,忠心耿耿,值得信赖吗?

如果李神通向天子告了密,殿下就彻底没有机会了,李神通兄弟可以拉拢,但绝不是现在,相反,殿下一定要在李神通面前表现出无能、贪婪的一面,他一定会暗中告诉天子,殿下才更能得到天子信赖。”

李元吉恍然大悟,他深深行一礼,“若不是军师提醒,我险些坏了大事。”

崔文象又道:“这次查抄关陇贵族,殿下一定要彻底贯彻天子的意图,天子已经暗示殿下可以适当手段狠辣,这是殿下的一次机会,希望殿下千万不要有妇人之仁,但要留一分心机。”

李元吉慢慢咬紧牙关,恶狠狠道:“就算一粒粮食我也不会给他们留下!”

崔文象再一次提醒他道:“卑职所说的留一分心机,是指殿下可以偷藏十几个美女归自己享用,私贪一批名贵珠宝,但一个奴隶青壮不能要,一副兵甲也不能留,我们必须要让天子知道,殿下只对财富美女感兴趣,对兵甲军队没有兴趣,此事事关重大,殿下一定要照我说的做。”

“父皇会知道吗?”

崔文象意味深长道:“他一定会知道!”(未完待续。。)

第1196章 太子之惑

周王朝大军在夺取太原后便正式结束了为期近半年的战役,徐世绩率八万军驻守巴蜀,李靖率七万大军坐镇河西陇右,尉迟恭率五万军驻守太原,魏文通则率三万军驻守河东郡,其余大军返回了中都休整。

与此同时,张铉正式下达诏书,颁布了新的军制,将军为三档,天策上将军为最高,其次为十二卫大将军,再其次便是将军,这五级将军为大周帝国高级将领,这里面有人数限制,也有等级限制,其中天策上将不设实职,而是一种虚职,张铉明确规定,只有太子或者亲王才能册封天策上将。

就算大将军也只有十二人,其他将领要升大将军,也只能等位子空出来才有机会,但可以在散官上封骠骑大将或者冠军大将军,以将军之职行大将军之权。

将军数量不限,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龙骧将军、虎贲将军和鹰扬将军,不过仅限于虎贲将军和鹰扬将军没有数量上的规定,但龙骧将军只有二十四人,对应十二卫的左右将军。

中级将军是指郎将,郎将分为三档,分别是上郎将、中郎将和郎将,而低级将领则是指尉级将领,也同样分为三档,骑尉、羽尉和云尉,其余旅帅、队正和伍长是属于军士官。

改制诏书中取消了虎牙、鹰击、副尉等副将,诏书明确规定,出征时可设副将,副将由下一级将领担任,为了和别的将领区分,可在散官上升一级。

军队改制的最大特点是加大了中下级将领的数量,但加大了高级将领的升迁难度,尤其限制了龙骧将军和大将军的人数,一般大将升到虎贲郎将就基本上到顶了,但在散官和爵位上依然有盼头。

除了军队改制外,诏书还对地方郡兵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就在天子诏书颁布军制改革的第三天,军机台和兵部联合公布了一百七十四名大将的官职升迁名录,包括来护儿、李靖、尉迟恭、罗士信等等在内的主要将领升为大将军,并加封骠骑大将军和冠军大将军等散官官位。

大周帝国天子张铉再次下诏,赐第一批爵位,包括来护儿、李靖、尉迟恭、罗士信等十名大将军,以及苏烈、韦云起、李纲、李景等九名重臣赐开国公之爵,其余四十六名大将和文臣分别赐郡公和县公之爵,同时赏赐三军立功将士,拨十郡公田百万顷以及钱百万贯、绢三十万匹赏赐将士,加倍抚恤阵亡将士。

一时间朝廷轰动,三军沸腾,由于这次军制改革照顾了大多数的人利益,军队的士气尤其高涨,中都街头到处张灯结彩,仿佛即将到新年一般。

这几天,紫微宫内也颇为忙碌,紫微宫向中都公开招募第一批宫女,名额是三百人,这也是因为宫中人手不足,需要增补宫女,年龄要求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