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1/4页)

方佑淳如实回答:“一来我被捕入狱很突然,没时间;二来本人与两位老教官十年来没有任何联系,实在不好意思厚颜相求。前天家人缴纳巨额赎金后我获准出狱,便马不停蹄赶来杭州申诉,希望通过党组织的正式渠道去解决。”

徐恩曾赞赏地点点头,转而望向站在一旁无所事事的吴铭,扬扬下巴:“你们两个是怎么回事?”

吴铭莫名所以,但随即醒悟地回过头,看到刚才在门外擦肩而过的两个军官,不知何时站在侧后反复打量自己。

吴铭心中非常惊慌,却强作镇定装出一副疑惑的样子,心里飞快权衡,想着自己在老家上饶杀掉两位军官的事情是不是败露了?

吴铭正在急思对策,又看到进来时就坐在一旁好奇打量自己的高颧骨军官也走了过来,胸前名牌竟然写着少将,脑子里顿时一片空白。

方佑淳也以为吴铭在上饶的事情败露了,下意识地靠近吴铭,心中暗暗叫苦。

颧骨隆起的少将慢慢走到吴铭面前,盯着吴铭的脸,和气地问道:“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地方人?”

吴铭心中一动,干涸的喉头蠕动几下:“鄙人姓吴,叫吴铭,本省常山县人,请问长官,有何见教?”

“你真的姓吴?”少将疑惑地问道。

“真的姓吴,请看,这是我的身份证明。”吴卫匆匆拿出身份证明,一颗心怦怦直跳。

颧骨隆起的少将接过看完,还给吴铭歉意地笑了笑,随即遗憾地向另两个军官说道:“太像伯安老弟了,太像了!”

两名军官从头到脚细细打量吴铭一遍,连声说真是一模一样。

吴铭侧后稍瘦的少将和气地解释:“对不起啊,吴老弟,你长得太像我在黄埔军校时的一位师弟了……他是江西上饶人,二次东征打惠州城的时候,我担任四团二营一连连长,陈伯安师弟是连副,我们一起报名参加敢死队,一起扛着大刀提着驳壳枪冲在最前面……”

“冲到最后时,我们几乎同时中弹,转眼间周围只剩下我和他还有另一位排长,我被子弹打穿腿,那个排长刚要救我,就头部中弹倒下,接着几颗手榴弹飞下城墙,是陈伯安师弟扑在我身上保护我的,他被炸得浑身是血,仍然抱起我跑回来,当时这位宣铁吾将军任副营长,是他领着弟兄们冒死冲上去把我们抬下来的,伯安师弟却因为伤势过重,足足休养了半年……”

“可惜啊,最后伯安师弟还是战死在北伐路上的武昌城下,他是我们黄埔的英雄!刚才出门时看见你,我立刻失神了,你和我们的师弟长得简直一模一样。”

众人一阵唏嘘,眼里又是遗憾,又是伤感,看得出他们和陈伯安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

吴铭露出个灿烂笑容:“将军是……”

“我叫冷欣,江苏人,刚从江西剿共前线回来,不好意思,打扰你了。”冷欣性格非常随和。

吴铭摇摇头表示没什么,转向在一旁看热闹的徐恩曾:“徐科长,我大哥的事情麻烦您了,浙江地方军和官场实在令人愤慨,贪污腐化,巧取豪夺,哪里有半点儿革命者的操守?要不是您从南京下来,估计我大哥沉冤难雪了。”

徐恩曾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其他三个将校也笑了,觉得吴铭真会拍马屁,还会趁热打铁套近乎。

只有高颧骨少将没有笑,等大家安静下来,他上前一步问道:“不知吴先生如今在何处高就啊?”

“这……我暂时还没找到什么事情干,等我大哥的事情办完再说吧。”吴铭心中警惕,脸上却很从容。

少将大声问道:“既然如此,为何不踊跃从军,报效国家?我看你身强力壮,颇有胆识,到了军中定会有所作为。”

“请问将军是哪部分的?”吴铭谦逊地问道。

“我现担任中央警备二师参谋长,部队扩编,这次是来杭州接新兵的……怎么样?你想好了没有?如果你愿意,我带你一起去南京,国难当头,匹夫有责!”

宣铁吾非常喜欢身材高大、气度不凡的吴铭,不知道是否是怀念陈伯安的情愫在其中作怪。

吴铭皱起眉头,心想现在的军人为何都喜欢拿大义压人?但又不敢在这么多人面前放肆,只好回答:“我感觉自己的知识太少了,还想再读几年书再说。”

众人无奈地摇摇头,就连方佑淳脸上也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可是对此又没有任何办法,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吴铭和方佑淳告辞离去。

宣铁吾将目光从门口收回来:“容庵兄(冷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