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 (第1/4页)

吴铭没有在常山耽误多长时间,见过两老和三姑六婆,和弟兄们随便用完午餐,便告别两老赶赴玉山,吕正德和两个老兄弟骑上警察局奉送的高头大马,跟随吴铭一行向西疾行。

八十公里的路程歇了三回马,吴铭一行穿过关卡林立的赣浙边境和玉山县城,终于在晚上八点进入上饶县城。

守城官兵查验完浙西保安司令部开具的证明和吴铭的证件,非常爽快地敬礼放行,对吴铭一行全身披挂的美国冲锋枪和柯尔特手枪羡慕不已,等最后背负两挺轻机枪、两门迫击炮和四箱弹药的马匹过去,城门口的官兵已经目瞪口呆了。

吴铭没在城中客栈住下,也没去麻烦上饶行署和这里的保安司令部,领着众弟兄穿城而过,来到东门外满是青楼酒肆的商埠区,住进其间最豪华的“永盛客栈”。

略作洗漱,三十多人进入即将打烊的前堂,客栈掌柜估计是被当兵的欺负惯了,低三下四地来到吕正德跟前,慌张地禀报说好东西都没了,如今只剩下一池子河鱼和后院两只羊。

“那就宰只羊,再烧几条鱼,四桌弟兄你看着上菜,别担心我不给钱,你若是现在要,我马上就可以给你。”

身体开始发福的吕正德尽管外表粗犷,其实很好说话,特别是当上毛良坞村长做起老板之后,身上的匪气消去不少,要是不看他有个大伤疤的那边脸,倒也像是个富家翁。

掌柜的哪敢现在就要钱?看了一眼三十几个全副武装杀气腾腾的军人,连忙跑进后面厨房,吆喝小二上茶厨子宰羊。

深受吴铭影响的特务排弟兄们非常安静,彼此谈话形成了低声细语的习惯,没有通常官兵那种咋咋呼呼老子天下第一的做派,因此整个前堂大厅里颇为安静。

剩下的靠窗那桌客人,只是看了一眼吴铭这帮人,然后继续高谈阔论。看两人穿着气质,像是上饶本地有头有脸见多识广的人物,两人对当兵的也没有任何畏惧感。

靠窗那桌的两个客人显然是喝多了点儿,其中一个大声驳斥另一个的话:“广丰城张老太爷的寿宴算什么?哪怕摆上两百桌宴席,顶多也就是富家翁而已!告诉你吧,前天兄弟我有幸接到汪专员派人送来的帖子,带着半个马车的礼品赶到煌固镇拜寿,结果足足排了一个时辰,才在官兵的护卫下挤过摩肩擦背的送礼人群,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进入陈老爷子的正堂,那阵势,啧啧!”

“你绝对想不到,堂上三个从南昌城特意赶来贺寿的将军,由陈家二少爷亲自陪着,正堂珍宝堆积,香案上红烛成片,左右墙上全是本省名家贺寿的字画,那菜式精美的流水席啊,从前街摆到后街,数千人一起举杯畅饮,盛况空前,平生仅见啊!”

“我的天呐!这几天全城都在谈论这事儿,小弟原本以为是好事者夸大了,没想到竟是真的。”那一位终于服气了。

卖弄的这一位哈哈一笑,继续炫耀自己的见识:“都是陈老爷子祖坟葬得好,生了两个好儿子,陈老爷子的大儿子陈伯安很多人不知道,那可是蒋委员长的得意门生啊,可惜当年战死在武昌城下,要是还活着,至少也是个将军!”

“陈老爷子这二儿子陈仲康大家都知道,如今的南昌行营办公厅三科科长,听说蒋委员长初次看到陈家二少爷就留意了,得知二少爷是自己战死的得意门生的弟弟之后,眼睛当场就红了,马上把二少爷从江西省党部调到自己身边,委之以委员长南昌行营办公厅三科科长之重任,所以才有这次蒋委员长亲自给陈老爷子写信贺寿啊!”

另一位击掌而叹:“我说呢,这几天怎么城门查得这么严,平日难得一见的汽车骏马出出入入来往不绝,恐怕都是来给陈老爷子贺寿的,陈老爷子也该欣慰了!”

“说的是啊!你也知道,我廖某人从来不服谁,可我不得不敬服陈老爷子,这两年他捐资办学耗费高达二十万之巨,还重修了城北到煌固镇的三十几里大道,资助本县数十贫困学子,到南昌和南京的大学深造,深受民众拥戴啊!”

吕正德父子和戴子冉看到吴铭神情恍惚,一动不动,不由得感到有些奇怪,吕魁元刚要和吴铭说话,就被吕正德给拦住了。

吴铭很快回过神来,摇头苦笑一下,默默端起茶杯:“你们看着我干什么?我只是听得有趣,觉得上饶有这样的善人很……很幸运。”

戴子冉也颇为赞赏:“是啊,看样子那两人嘴里的陈老爷子是个了不起的开明士绅,不但养育了两个好儿子,还捐出巨资造福桑梓,由此看来,古城上饶历代文风鼎盛,是有底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