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 (第1/4页)

援军,为主力军团全歼敌两师主力赢得时间!”

激动过后,师长郭天明来不及休息片刻,也无暇理会精神亢奋四处寻找守敌的特效药和无线电台的一群政工干事,率领一、二两团奔赴村子东边的隘口,对即将攻来的南城敌军展开猛烈打击,政委谢维俊留下来,率领三团统计缴获物资、休息警戒并担任预备队。

凌晨六点,天色刚蒙蒙亮,东面四公里的隘口方向传来激烈的炮声,布置完阻击阵地刚返回茅排岭村口大帐篷里的郭天明立刻站起,出去遥望东面炮声隆隆的方向,足足听了十几分钟,便一脸轻松地回到帐篷里,与谢维俊和两名师部参谋一起,盯着铺在四个弹药箱上的地图热烈讨论。

反复权衡之后,郭天明和两名参谋得出一致意见:哪怕敌人开来一个主力师,也无法在东边隘口下摆开进攻阵型,占据有利地形居高临下的一、二两团完全可以轮番作战和休息,利用缴获的大批机枪、弹药和手榴弹,只需很少的兵力就能打退敌人团级规模的仰攻!

松了口气的政委谢维俊终于能点上支缴获的“老刀牌”香烟,惬意地猛吸几口徐徐吐雾,很有兴趣地指着地图夸奖起来:

“这地图画得真漂亮,方圆二十公里的一山一水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连茅排岭北面大山后面我们不知道的几条山道,都一一画出并注明里程和坡度,国民党军队里面还是有人才的。”

对面那位经验丰富的中年参谋立刻低下头,扶扶眼镜,抬起地图的右下角,看完惊讶不已,把地图一角递到谢维俊和郭天明面前:“看,制图单位是浙江省保安司令部直属第五团参谋二组,看这,盖着半个公章……”

郭天明立刻接过地图,看清之后同样大吃一惊:“莫非之前守在这儿的敌军五团,是从浙江来的?”

“我立刻去提审俘虏!”反应过来的谢维俊扔下句话转身就走,赶往隔壁关押俘虏的祠堂。

十分钟不到,谢维俊风风火火跑进来,沉下脸吩咐两个参谋回避,向满脸疑惑的郭天明低声通报:

“政治干事们还在审问,我一去就看到前面几份供词,你猜之前我们遇到的那个姓吴的团长是谁?”

“谁?”

郭天明立刻感到非同小可。

“曾经被国民党报纸大为宣传的浙军教导队长、前浙西保安司令部五团团长、现浙军直属第五团中校团长吴铭!”谢维俊几乎是一字一句地说出来。

郭天明大吃一惊:“就是传说中那个卖枪卖子弹卖药物给我们第十军,为报答当年上饶大牢里的救命之恩,不惜背上通共嫌疑,救出不幸被叛徒出卖的张凤澜同志的那个浙西保安团长吴铭?”

谢维俊沉重地点点头:“张凤澜同志回到中央苏区,立即主动汇报了事情经过,但是至今仍然被隔离审查,听说方志敏同志为此大发脾气,连续给中央写了三份申诉,这才保下张凤澜同志。”

郭天明沉默了,良久抬起头,坦荡地看着令他尊敬的老伙计:“老谢,这事我们想管也管不来,只能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估计两个主力军团的围歼战役很快就会结束,最迟不会超过今晚午夜我们也要撤,先做好一切准备吧。”

谢维俊点点头:“老郭,你说这个吴铭是个什么人啊?”

郭天明很为难,想了想笑道:“怎么说呢?算是个有情有义的汉子吧,不过也像是个锱铢必较的商人。”

谢维俊咧嘴一笑:“有意思啊!不过此人很会带兵,三团打扫完战场,他们的团长团参谋对我说,从没见过选址如此巧妙、修筑得如此怪异的土木工事,还说几个机枪堡垒的覆盖方式前所未见,全都用土层和原木垒起来,哪怕七五炮弹直接命中都不一定能摧毁,堡垒后方都有交通壕相通,而且是在短短一天之内修起来,厉害吧?”

反复看过村南堡垒的郭天明还是很惊讶:“只用一天?不可能吧!”

“问过乡亲们了,就一天,南面那座可以走马车的木桥你看过了,一个工兵连不到两天便搭好,三十多米长三米多宽啊!”

谢维俊明知道不该赞扬敌人,还是忍不住一脸的佩服。

郭天明愣了好久,突然蹦出句粗口话:“嘛逼的,人才啊!由此可见,这个吴铭之前带领的五团真不简单,仅一千号人,却事事抢在我们前头,弄得我们两千多人不敢动他,那滋味,真他娘的难受!”

谢维俊靠近郭天明:“小道消息,自从这个吴铭担任浙赣边境保安团长之后,老方、老周他们第十军再也不能到浙西去占便宜了,只能规规矩矩和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